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四週 聖保祿三木及同伴殉道(1597年)2月6日 星期四 正月十三
列上 2:1-4, 10-12
編上29:10-12 上主是萬有的主宰。
谷 6:7-13
列王紀上 2:1-4,10-12
達味死的日子已經近了,便囑咐自己的兒子撒羅滿說:「我現在要走世人應走的路,你要作英勇有為的大丈夫,恪守上主你天主的典章,履行他的道路,遵守他的規律、誡命、法令和制度,如梅瑟法律上所記載的:這樣無論你做什麼,無論你往何處去,必然順利;上主也必履行他關於我所說的話,說:如果你的子孫固守他們的道路,真能全心全意在我面前行走,那麼,你的後代就決不缺坐上以色列寶座的人。」
達味與自己的列祖同眠,葬在達味城。達味作以色列王四十年:在赫貝龍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撒羅滿於是坐上了他父親達味的寶座,他的王國很是鞏固。
編年紀上29:10,11,11-12,12達味勸捐
10. 上主,我們的祖先以色列的天主應受讚美,從永遠直到永遠!
11. 上主!偉大、能力、榮耀、壯麗和威嚴都歸於你,因為上天下地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上主!王權屬於你,你應受舉揚為萬有的元首。
12. 富貴和光榮由你而來。你是一切的主宰;力量和權能在你手中;人強大,人昌盛,都出於你手。
那時,耶穌叫那十二人來,開始派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賜給他們制服污靈的權柄。祂又吩咐他們除了手杖外,什麼都不要帶,不要帶乾糧,不要帶包袱,腰袋也不用帶錢,只要穿涼鞋,不用帶多件替換的衣服。祂又說:「哪一家歡迎並接待你們,你們就住下來,直到離開那個地方。如果有地方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你們離開那裡的時候,要把腳下的塵土跺掉,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他們便出去宣講,叫人悔改,驅除了很多魔鬼,給病人傅油,治好了很多人。
反省
耶穌派遣宗徒們出去傳福音,要求他們輕裝簡行,且不要掛慮衣食住行。這也是耶穌周遊各地宣講天國的做法,一方面見證福音本身的魅力和價值,一方面也期望宗徒們不因與福音無關的外在因素而受到干擾,卻只專注於福傳。兩千年來的教會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安貧樂道、謙卑服務的教會,遠比一個依賴權勢和財力擴展版圖的教會更受世人信服和愛戴。遺憾的是,總有一些人喜歡以「名星基督徒」為信仰助力;而實際上,這種世俗化的風氣不但不符合耶穌的教導,而且也不能助人信從福音。求主幫助我們回歸福傳的本質——以對主的全心依賴和簡樸生活見證福音的精神。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2月6日聖人 聖鄭安道、聖保祿三木等日本殉道者(St. Antonius Cheng, St. Paul Miki and Companions, the Martyrs of Japan)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2665724850316942
自聖方濟各沙勿略於一五四九年在日本親播基督聖道的種子後,聖教在扶桑三島蓬勃發展。三十八年後(一五八七年),日本的公教徒達二十萬人,當時爆發教難,執政人員下令修士限期離境,傳教人員不能再公開活動,但仍堅守崗位,秘密傳道。一五九七年有二十六位神父教友被捕,在長崎附近殉教。其中有六位方濟各會會士:聖伯多祿、聖瑪爾定、聖方濟各白蘭果(輔理修士),以上均為西班牙人;聖斐理伯,墨西哥人;聖公撒祿和西亞(他的國籍,至今未決,他在印度孟買出生,多說他是葡萄牙人,但也有人說他是印度人。如後說屬實,他是唯一正式列入聖品的印度人);三位耶穌會會士:日本籍的聖保祿三木神父,和兩位日本籍輔理修士,聖若望和聖雅各伯修士。其餘十七位烈士均為日本籍,屬方濟各第三會。他們中有一位軍人(聖迦約方濟各)、一位醫生(聖方濟各苗谷),三位是十三歲左右的孩童,常隨從方濟各會士輔祭(聖路易、聖安多尼、聖多默)。
這些烈士中,有廿四位被割去左耳,解往各城遊街,到了長崎的刑場,手足用繩索捆在十字架上,刑架排成一行,相距約四尺。一聲令下,一一被長矛刺死。如此悲壯的集體殉道,在東方傳教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第一頁。這廿六位殉教烈士於一八六二年六月六日經教宗比約九世榮列聖品。
聖鄭安道
廿六位殉道者有一位年齡不到十三歲的鄭安道。他是華僑,父親是中國福建人,做木工,母親是日本人,雙親都是熱心教友。
明神宗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安道在長崎出生,月日不詳。當豐臣秀吉下令禁教時,他才三歲。稍懂事後,父母便送他到耶穌會會士在長崎興辦的校園去學習。
一五九三年,方濟會士四人,以西班牙駐菲律賓使節的身份抵達日本,開始傳教。不久,該會會士前往長崎買置宅院,成立訓練有志傳教的青年中心,業樂神父曾留小安道,想訓練他。小安道曾一度去助理該會李巴德拉神父。
一五九五年四月,方濟各會在大阪成立了白冷會院,建了聖堂。第二年,小安道離長崎去大阪,受到院長翟祿慕神父的愛顧,取得他父母的同意後,剪去長髮,加入了預備生的行列,每日熱心輔彌撒,安道對各種細節,都很認真地學習,而且聰明伶俐,翟院長因而對他懷著莫大的期望。
鄭安道漸漸對聖召感到極大的興趣,有意入會修道,會中神父對他非常滿意,尤其是他那謙虛聽話的精神和態度,更值得讚賞。當瑪定神父啟程往京都時,安道奉命陪伴前往。當安道修道後的第九個月,風波乍起,被軟禁了,和瑪定神父在京都關在同一個房子裡。
一五九六年七月,淺間火山爆發,九月又遭強烈地震,一些仇教的首腦,散布這些災禍是因為外人入侵而造成的,說服了天皇,於是下令逮捕神父教友。
一五九六年十二月八日,官兵搜捕了大阪、京都兩地教士的住宅,方濟會士被判死刑,要在長崎死在十字架上。翌年元月初,大阪的六位及京都的十八位,內有小安道,一起集聚在京都的廣場,先受殘割肢體的非刑,因聖菲理號船長的央求,只將廿四位的左耳削掉。一月二日,押廿四人分乘八輛牛車,在京都全城遊街示眾,三日又在大阪示眾,四日到達界城,每人都背著罪狀:「因宣傳禁教而判重刑」。八日重返大阪,豐臣秀吉宣布死刑:「這些自稱為菲律賓的使者來到日本,未獲許可宣傳禁教,要在長崎受十字架的死刑。」
內中十二歲的路易、十三歲的安道、十五歲的多默,三人都是熱心的輔祭,還協助神父給小孩講聖經故事。大阪到長崎路途遙遠,有八百公里,走了廿六天,那時正值嚴冬,天氣苦寒,二月五日才到達長崎的西阪町殉道山。
本來判刑的只有廿四位,另有方濟、保祿二人是從大阪到長崎的。刑役把廿六人用鐵圈拴在十字架上,豎立起來,四名兵卒手持長矛,等著結束他們的性命,耶穌會的三木神父,在十字架上給群眾申述他們被害的真正原因:「除了六位方濟各會神父、修士外,我們二十人都生長在日本,絕對不是由菲律賓來的使者。因此,被害的原因,只是為了宣講基督教義。」
安道和路易的兩個小十字架,位於伯鐸、若翰兩神父的左右兩側,他倆高唱著:「請眾兒童頌揚上主……」當安道看到自己的雙親時,以安慰的口吻向他們說:「爸爸!媽媽!請不要傷心,我這就成為殉道者,立刻要去見天主,到天國去享福。放心吧!我不會忘記你們……我是自願和神父、教友一起捨身的。別難過了,要顯出喜悅的面容,使教外觀眾知道你們的小兒,是為了他的信仰而遇害……」在高呼「耶穌」的生命聲中,安道把他純潔的靈魂交付於天主手中。
殉道聖人中,有方濟會神父聖斐理,他成了墨西哥的主保。在殉道聖山建造高大的聖堂和華麗的紀念館,建築費多半是墨西哥教友奉獻的。當紀念館落成大典時,該國教友有三百人組團前往參加。
日本長崎雲仙國家公園所在地,就是廿六位殉道者的聖山,現成了觀光勝地。長崎是日本九洲的大都市,位於西南部。
~~~~~~~~~~~~
2.6(四)愛的力量 聖鄭安道及聖保祿.三木等殉道 馬爾谷福音六7-13
那時候,耶穌叫來十二門徒,開始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出去,賜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囑咐他們在路上除了一根棍杖外,什麼也不要帶:不要帶食物,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在腰帶裏帶銅錢;卻要穿鞋,不要穿兩件內衣。
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在那裏,進了一家,就住在那裏,直到從那裏離去;無論何處不接待你們,或不聽從你們,你們就從那裏出去,拂去你們腳下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 他們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
—————————
(釋經小幫手)
相信從小我們就學會「權威」或「權力」代表對他人的控制。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強過他人,必須具有競爭力,擁有更好的職位、資源或技能。也許我們也以這種方式生活。我們想要超越他人,為了能擁有更大的權力或認可。同時,我們也會按照他人的能力、頭銜或職位來定位他人的權威;並輕視或使喚那些沒有這種能力的人。今天的福音卻賜給我們一個機會,按耶穌的理解去反省並調整我們對這單詞的認識。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派遣門徒們去傳播福音,並將祂自己的力量和權柄賜給他們。耶穌今天也與我們分享祂同樣的力量和權柄。但耶穌的力量和權柄又是怎麼樣的一回事呢?耶穌今天教導我們,真正的力量和權威是愛。
愛有能力驅逐我們內心、家庭、社會中的邪惡。愛有能力創造各種奇蹟,治癒人心,建立共融,帶來和平與希望。愛是真正的權威,因為真正去愛的人能在別人的心中贏得一席之地,建立起不能裁斷的愛的線索。愛能把人們結合起來,而不是把他們分隔。愛的力量是長遠的。
如今,當社會許多人為了權威和力量而鬥爭、彼此威脅、彼此傷害,造成許多人莫大的痛苦時,我們更需要和耶穌的門徒一樣,以愛的力量行動。只有與耶穌建立友誼,只有得到耶穌的愛,我們才能理解這種新的力量。
(品嚐聖言)
去體會愛的權威來自它能改變人心,說服人心。你的心曾如何被愛改變?
(活出聖言)
當你被誘惑使用權威去控制別人時,停,問問耶穌祂會如何做。
(全心祈禱)
主,我信愛的力量。請幫我選擇愛的權威勝於世界的權威。阿們。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2月6日 重回天主永存的愛
我們常把無條件的愛與無條件的認可兩向混淆。天主對我們的愛是沒有條件的,然而祂並不認可每個人的行徑。天主並不喜歡背信、暴力、猜疑以及其他的罪惡表現,因為這些與天主的愛相矛盾;天主渴望把祂的愛注入人心。邪惡就是沒有天主的愛,邪惡不屬於天主。
天主無條件的愛,意即:僅管我們會說出或做出邪惡的事,天主還是愛我們。天主像慈愛的父母等待走失的孩子回家一樣地等待我們。重要的是,我們要謹記:即使天主為我們的行為傷心,也不會放棄愛我們。這項真理將會幫助我們重尋天主永存的愛。~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