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聖言反省 復活期第二主日 救主慈悲主日(白) 每日讀經 視頻 https://youtu.be/ADJwXXb8Pqs
4月19日 星期日 三月廿七
若 20:19-31
一週的第一天晚上,門徒們聚在一起。因為怕猶太人,門窗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他們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完這話,就把手和肋旁給他們看。門徒看著主,都滿心歡喜。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正如父派遣了我,我也派遣你們。」說完這話,便向他們吹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吧!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得赦免;你們不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不得赦免。」耶穌來時,十二門徒中綽號叫雙胞胎的多默沒有和他們在一起。別的門徒對他說:「我們看見了主!」他卻說:「除非我見到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孔,並用手探入祂的肋旁;否則,我決不信!」八天後,門徒們又聚在屋裡,多默和他們在一起。雖然門窗都關著,但耶穌來了,站在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然後祂對多默說:「把你的手指放在這裡,查看我的手吧!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吧!不要疑惑了,要信!」多默回答祂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天主!」耶穌說:「因為看見了我,你才信嗎?那些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是有福的!」耶穌在門徒面前還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載在這本書上。這些事記載下來,是要使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你們信了,就會因祂的名而得生命。
反省
多默面對耶穌復活的態度,表現出了自十八世紀以來在歐洲興起的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潮:除非通過感官所觸及和證實,否則都可以懷疑和不信!這樣的哲學思想自然導致了無神論和不可知論。多默不信,因為他的起點在於感官,並停留於感官,不能深入體會神的超越和奧秘。但耶穌並未責備他,只是邀請他觸摸自己的肋傷和釘孔。刹那間,執拗的多默因此被改變了。可見,有與主相遇的經驗對人的信德多麼重要啊!今天,依然有許多人是無神論和不可知論者,甚至包括基督徒在內的某些宗教信徒中,也有一些是身在宗教、心不信神的人。因此,我們自己不但需要祈求與主相遇的經歷,也應該通過身體力行,將不可見的天主的慈悲面容彰顯在他人面前。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讀經一(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
恭讀宗徒大事錄 2:42-47
弟兄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
因為宗徒顯了許多奇蹟異事,各人都滿懷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
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他們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他們常讚頌天主,也獲得了全民眾的愛戴;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118:2-4, 13-15, 22-24
【答】:請你們讚頌上主,因為他是美善寬仁,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18:1)
領:願以色列家讚美說: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願亞郎家族讚美說: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願敬畏上主的人讚美說: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答】
領:人雖推撞我,叫我跌倒,然而上主卻扶持了我。上主是我的力量與勇氣,他常是我的救援。在義人的帳幕中,響起了勝利的歡呼。【答】
領: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這是上主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答】
讀經二(天主藉耶穌基督由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我們,為使我們獲得那充滿生命的希望。)
恭讀聖伯多祿前書 1:3-9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因自己的大仁慈,藉耶穌基督由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我們,為使我們獲得那充滿生命的希望,並獲得那為你們已存留在天上的、不腐壞、無瑕疵、不朽的產業,因為你們原是為天主的能力所保護,為使你們藉著信德,而獲得那已準備好,在最後時期出現的救恩。
為此,你們要歡欣踴躍;雖然,現在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比經過火煉,而仍易消失的黃金,更有價值,好使你們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堪受稱讚、光榮和尊敬。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慕他;雖然你們現在仍看不見他,還是相信他,並且以不可言傳,和充滿光榮的喜樂,而歡欣踴躍,因為你們已把握住信仰的效果:靈魂的救恩。——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多默,因為你看見了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29)
眾:亞肋路亞。
~~~~~~~~~~~~
4月19日聖人 聖良九世(St. Leo IX)教宗 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2729802257242534
聖良九世於一OO二年誕生。他原來的名字叫布魯諾,父母都是熱心教友。
他五歲入學讀書。他的老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司鐸,後來任梅茲教區主教。
有一天,布魯諾不慎被毒蛇咬傷,生命垂危。聖本篤顯現給他,用苦像撫摸他,傷口立即消腫,霍然痊癒。
一O二七年,都洛主教逝世,遺缺由布魯諾繼任。他做了二十年的都洛主教。在主教任內全力協助修會事業,號召轄區各修院採用克呂尼改革方案。
一O四八年,教宗達馬蘇二世駕崩,布魯諾當選教宗,榮登伯多祿寶座。布魯諾自都洛動身,中途在克呂尼修院稍作停留,帶了該院一位修士同往羅馬(這位修士名叫喜德朋,後來也榮任教宗,就是有名的聖額我略七世教宗)。布魯諾到了羅馬,正式加冕,取名「良九世」。
那時,部分教士紀律鬆弛,良九世以大刀闊斧的精神全力整頓。他親往各地視察,督促教會人士執行教廷命令。
白朗迦否認「耶穌的體血真實存在於聖體聖事內」,他的謬說被良九世宣布為異端。
良九世治理教會事務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可是他始終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苦幹,成敗利鈍在所不計。
一O五四年,他得了重病,他讓人在聖伯多祿大堂安放了一張床和一口棺木。四月十九日在大堂逝世。信友如喪考妣泣不成聲。教宗死後四十日內,顯發的神蹟就有七十餘件。
良九世於一O八七年榮列聖品。
教宗由樞機主教選舉,這一條規定是良九世制定的。他死後五年,這條規定成為正式法案。
~~~~~~~~~~~~
4.19(日)歡喜受試煉 復活期第二主日(慈悲主日) 伯多祿前書一3-9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因自己的大仁慈,藉耶穌基督由死者中的復活,重生了我們,為獲得那充滿生命的希望,為獲得那為你們已存留在天上的不壞、無瑕、不朽的產業,因為你們原是為天主的能力所保護,為使你們藉著信德,而獲得那已準備好,在最後時期出現的救恩。
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比經過火煉而仍易消失的黃金,更有價值,好在耶穌基督顯現時,堪受稱讚、光榮和尊敬。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愛慕他;雖然你們如今仍看不見他,還是相信他;並且以不可言傳,和充滿光榮的喜樂而歡躍,因為你們已把握住信仰的效果:靈魂的救恩。
——————————
(釋經小幫手)
「為此,你們要歡躍,雖然如今你們暫時還該在各種試探中受苦,這是為使你們的信德,得以精煉。」這話會不會太不近人情?沒有人喜歡接近痛苦,遭遇痛苦時也竭盡所能想要擺脫,甚至苦於無法逃脫而陷入憂鬱沮喪,怎能歡躍呢?
然而,你和復活的主有多親近?你相信祂是活生生的主嗎?有一個事實是,因著主耶穌的死而復活,我們被更新、重生了,我們的新生命因為有耶穌而充滿希望。這希望指向天主早就為我們預備好的靈魂的救恩。而這救恩的獲得必須靠信德,以信德的眼光,看見主耶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足跡,順境時祂在,逆境時祂也在。
祂用祂經歷死亡的痛苦而復活的真實生命來告訴我們,逆境可以重生,可以淬鍊出更豐富的生命,而且祂會陪著我們一起走。人逢順境時,會以為靠自己就夠了,不會想到要找耶穌。但在逆境痛苦,無能為力時,才會謙卑的尋求耶穌,才有機會貼近耶穌的愛,在耶穌寬容與温柔的指引下,接納自己的軟弱和限度,超越舊我的框架,心更柔軟、有彈性,才能夠以開放的心聆聽天主的聲音,打開生命的可能性與視野,接受天主所賜予的恩寵。
就像聖畢奧神父所說的:「耶穌不斷告訴我『不要害怕,我會讓你受苦,但我也會給你力量。』『我希望你的靈魂得到淨化,並從每日隱藏的苦難通過試煉。』」「為此,你們要歡躍!」
(品嚐聖言)
品嚐天父對你的愛,體會所有的試煉背後都有祂的美善。
(活出聖言)
在今天的生活中尋找耶穌陪伴你的足跡。
(全心祈禱)
主,求你加強我的信德,不論在順境或逆境,都跟隨你。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4月19日 自由的吸引力
如果你具有內心的自由,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召喚別人得自由。無論自由在哪裡出現,都能吸引人。自由的人能營造出令別人感到安然、溫馨的空間。這個世界充滿了條件、要求、義務,因此我們常煩惱需要履行些什麼。然而,當我們遇見一個真正自由的人,就不會對我們有諸般要求,只會要我們探索自我,找到自己的自由。
哪裡有真正的內在自由,天主也就在哪裡。天主所在的地方,就是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