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三週 真福雷永明司鐸 1月30日 星期四 正月初六

撒下 7:18-19, 24-29

詠 132 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達味的王位賜給他。

谷 4:21-25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人帶燈來,怎會用盆子覆蓋,或放在床底下呢?當然是放在燈檯上。凡隱藏的事,都會被揭露,所有的秘密,都會曝光。你們有耳聽的,要聽!」
祂又對他們說:「要留心你們所聽到的。你們用什麼尺度付出,天主也用同樣的尺度付給你們,而且還要多加給你們。因為凡已有的,還要給他;而那沒有的,連他原有的也要被拿走。」

反省

今天福音的內容與「塔令通」的比喻(瑪25:14-30)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凡已有的,還要給他;而那沒有的,連他原有的也要被拿走」這句話。我們不妨將這兩段經文連結起來,反省自己在領受了天主的各種啟示、恩寵和祝福之後,以什麼樣的方式和態度對待它們:我們僅僅滿足於「擁有」,還是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踐呢?我們以「不犯罪」為最高目標,還是讓自己的生命充滿活力,彰顯福音的價值和天主的光榮呢?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35736

~~~~~~~~~~~~

1月30日聖人 真福雷永明神父(Gabriele Maria Allegra)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463929740383719&id=100003001511256

雷神父於1907年12月26日出生,當時被起名:若望、德範、阿勒格辣 (Giovanni Stefano Allegra),父親羅撒黎奧 (Rosario Allegra),母親約安納 (Giovanna Guglielmino)。他有三個弟弟和四個妹妹,其中一妹於幼年時去世,有兩個妹妹做了瑪利亞方濟各修女會的修女;幼弟也曾入修院,但於十九歲時去世。

1919年小若望、德範、阿勒格辣進入方濟會小修院,1923年10月13日穿會衣開始初學,正式改名為佳播瑪利亞 (Gabriele Maria Allegra),並修讀哲學。當時他已顯露出其聰明和兄弟友愛的精神。

1926年雷神父進入羅馬安道大學唸書,在1928年慶祝蒙高維諾 (B. Giovanni da Monte Corvino) 主教逝世600週年時,得知當時只有中文的「聖詠集」,他就決心要把全部聖經翻譯成中文。

雷神父一心要當傳教士到中國傳教,但因健康欠佳,他自己和總會長都擔心他能否捱得住前往中國那漫長而艱辛的旅程。在向聖母祈禱後,雷神父不再憂慮,於1931年5月31日坐船離開義國,經過近兩個月的旅程,終於1931年7月20日到達湖南衡陽方濟會的小修院。1933年2月,他出任衡陽黃沙灣小修院的院長。1935年4月11日聖母痛苦紀念日,雷神父開始把聖經翻譯成中文的工作,表達出雷神父對聖母的敬愛。1938年,他更把中國詩人屈原所寫的《離騷》翻譯成義大利文出版。

因健康問題,雷神父於1939年返回義大利休養,期間遇見米蘭聖心大學校長翟邁理神父 (P. Gemelli),和多位學養聖德高超的方濟會士,深受他們的影響,終於1940年遵從總會長的派遣再次踏足中國。

1941年雷神父到了中國北平,繼續將聖經翻譯成中文的工作,並於1944年11月21日,在約花了九年的時間後,完成了舊約部份的翻譯工作。雷神父有感於自己不是中國人,恐自己翻譯的文筆欠佳,就計劃成立聖經學會,找中國人協助翻譯聖經的工作。

1945年8月2日,雷神父在教宗比約十二世鼓勵下,在北京創立聖經學會。聖經學會主保為痛苦聖母及真福董思高,學會創會成員包括雷永明神父、李志先神父、李士漁神父、劉緒堂神父、陳維統神父、李智義神父、李少峰神父、楊恆輝神父、張俊哲神父、韓守善修士、牛漢謨神父、翟煦神父。

1948年雷神父因戰亂離開北平,寄居香港九龍的窩打老道方濟會院,教廷公使黎培理探訪了雷神父。雷神父要在香港繼續聖經學會把聖經翻譯成中文的工作,開始為聖經學會尋找會址;1949年9月30日,雷神父去羅馬晉見教宗比約十二世;這時期雷神父也制訂了聖經學會的章則及方針。

雷神父在香港島半山區堅尼地道的一個臨海位置找到了一個十分喜歡的單位,想買來作聖經學會之會址。單位業主最初不願出售,雷神父祈求聖母協助,最終得償所願,聖經學會於1950年遷入堅尼地道。之後雷神父在四年內完成舊約翻譯的修訂工作,出版了一、二、三冊中文舊約聖經。1955年11月18日,雷神父獲安道大學頒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他更在此期間創立安道社會學社,和建立香港的聖母無玷之心侍衛團,並參與基督宗教合一運動。期間,聖經學會三十七歲的張俊哲神父,因胃病施了兩次手術後彌留,雷神父與其他人到醫院探望張神父,當時張神父已不能言語,但可聽到雷神父為他祈禱,說天主需要他協助雷神父翻譯聖經,所以他當時是不會死的,叫他安心;但醫生認為張神父很快就會去世,叫護士把張神父移到太平間附近,並用被單把張神父的頭蓋起來;第二天早上,護士去看張神父是否已過世,卻見到張神父自己揭開被單走下床,嚇得護士半死。張神父是目前惟一在生的國籍聖經學會創會成員,現居於台南新營。

1961至1963年是雷神父痛苦的時期,在重整安道社會學社之餘,他奉命一身兼二職,同時管理香港及新加坡的工作。長上認為雷神父是開展星加坡工作的最合適人選,於1961年派他前往新加坡,而香港的工作仍由他負責,但雷神父沒有辦法找到足夠的人手協助他,經費也有問題,令雷神父十分煩惱,幸好兩年後他就不用再兼顧新加坡的工作,可以返回香港集中精神處理聖經的翻譯工作。

1964年雷神父返回香港後,就重訂翻譯聖經的工作計劃和工作原則,計劃於1968年完成把整部天主教聖經全部翻譯成中文的工作。期間他認識了耶穌會的德日進神父,得到德神父的幫忙。為了推廣聖經,雷神父在香港舉辦了聖經週與聖經展覽,又參加了日本東京及英國牛津的聖經學術會議。1968年聖誕節,天主教中文聖經終於面世,當時以聖誕聖經 (La Bibbia di Natale) 之名出版,亦有人稱之為白冷聖經 (La Bibbia di Betlem),後定名為思高聖經,以記念董思高,但初期卻為聖公會人所誤會,以為雷神父心高氣傲,藉命名《思高》暗指別人「思低」,經雷神父解釋後大家言歸於好。1969年6月2日,雷神父將這中文聖經獻給教宗保祿六世;1975年4月15日,聖經學會出版了中文聖經辭典;1975年7月5日,雷神父奉會長李士漁神父之命撰寫的回憶錄寫成;當年8月2日,適逢聖經學會慶祝創立三十週年;1975年11月1日,雷神父冒著寒風先後前往韓國和日本,為兩地的義大利弟兄們講避靜;1975年12月19日,他如往年一樣去澳門服務及探訪痲瘋病弟兄姊妹,這是他最後一次的探訪,自他移居香港後,每年聖誕期間和不少假日,他都會去探訪澳門的痲瘋病弟兄姊妹。

照常工作和祈禱的雷神父於1976年1月23日忽然生病,進住嘉諾撒醫院, 第三天逝世,弟兄們應雷神父生前願望,詠唱「我的靈魂頌揚上主」為他送別。雷神父最後的著作有聖詠釋義片段和希臘中文字典。

1986年5月18日,雷神父的遺骨被遷葬於故鄉義大利西西里的阿喜勒阿肋 (Acireale)方濟會院聖堂裡;2003年7月16日,安道大學弟兄友愛團體以雷永明神父之名作為團名。

83886665_2463929693717057_1601538449356095488_n

~~~~~~~~~~~~

1.30(四)點燃黑暗 真福蕾永明司鐸 馬爾谷福音四21-25

耶穌又向他們說:「人拿燈來,豈是為放在斗底或床下嗎?不是為放在燈台上嗎?

因為沒有什麼隱藏的事,不是為顯露出來的;也沒有隱密的事,不是為彰明出來的。

誰若有耳聽,聽罷!」

耶穌又向他們說:「要留心你們所聽的: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且要多加給你們,

因為凡有的,還要給他;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從他奪去。」

————————
(釋經小幫手)

在若望福音裡,天主的話就像光一樣,照耀在這世界上,有些人會接納祂,也有一些會拒絕祂。無論如何,光在黑暗中照耀,而黑暗絕不能勝過祂。這光來到了你和我的生命裡,點燃了我們的黑暗,顯露了我們要隱藏的醜陋和不足。若是願意一直讓光照耀我們,願意一直聽祂的話,那我們的裡面、外面、過去、未來和現在都會被天主的光照耀,沒有一個角落是陰暗不明的。一切都在於我們如何聽祂的話。

聆聽的一個挑戰就是,我們一定要把所聽到的分享出去。

聖言就是燈台上的光一樣,它沒有辦法只為自己燃燒,它的光一定會吸引別人靠近它。因此,聆聽聖言的基督徒有一個特徵,那就是他的生命會變成「見證」。大部分的人不喜歡這個字,但基督徒就是要給基督作見證。若他失去了這個功能,信仰對他也毫無意義了。

當然,我們不用刻意站在街頭大聲嚷嚷信耶穌有多好,但你會不會跟你的同事和親友分享天主如何照耀了你,如何幫助了你,如何恩賜了你。一個不會分享的基督徒就像一個隱藏在床底下的燈,對自己,對他人都毫無益處。但如果基督徒開始勇敢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分享,那我們的社會會多一點光明,少一點黑暗。

不要給自己不妥的壓力,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百分百才能分享,但求主賜予謙虛的心,學會感恩就學會分享天主對你的好。


(品嚐聖言)

看著主耶穌渴望點燃你的生命。

(活出聖言)

跟一個人分享主對你有多好。

(全心祈禱)

主,求幫助我察覺到祢對我的好。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1月30日   選擇喜樂 
因為喜樂,生命才有價值,但是很多人卻覺得喜樂難尋。他們抱怨自己的生活愁苦憂悶,什麼才能帶給我們渴盼的喜樂?說起來奇怪,但是喜樂的確是可以選擇的,兩個人遭遇同樣的事,但是面對的態度卻可以南轅北轍。一個決定相信,所發生的事雖然痛苦,卻是有指望的。另一個卻選擇絕望,並且因此而毀。 
人之所以為人,正在於這抉擇的自由。~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傳書店 的頭像
    福傳書店

    福傳書店 Evangelization Shalom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