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年期第二十週 星期三 福音:瑪二十1-16    線上播放

1  「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
2  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
3  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閒立著,
4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罷!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
5  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作了。
6  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裡,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裡整天閒著?
7  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裡去罷!
8  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9  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
10  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11  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
12  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13  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
14  拿你的走罷!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15  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
16  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會成為最後的。」

釋義

這個「葡萄園工人」的比喻講述天主的國。比喻不但啟示天主的心,也揭露人心。人心自以為按著法律公義思想,反映出法利塞人、經師、以及某些耶穌的門徒的態度。把最後被召叫的和最早被召叫的給予相同的對待,是否正義合理?福音作者在這個比喻結束之時,再次敘述了著名的句子「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參閱:瑪十九30)。如同「蕩子回頭」比喻中的長子拒絕接受父親的喜樂,這個比喻中較早被召叫的工人主張自己的工作辛勞,毫無憐憫之情,而使自己成為「最後的」。天主是正義的,而且是按著天主的方式。人類的嫉妒與自以為義反對天主無限的仁慈。

~~~~~~~~~~~~

8月21日  聖言反省 瑪 20:1-16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天國好比一個園主,清早出去僱工人到他的葡萄園工作。他和工人講定每人一天一塊銀錢,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裡去了。(…)下午五點的時候,他又出去,看見仍然有人在那裡閒站著,就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整天站在這裡無所事事?』他們回答:『沒有人僱用我們。』園主說:『你們也去我的葡萄園工作吧。』
到了黃昏,葡萄園主對管家說:『叫工人來,給他們發工錢,從最後來的開始,直到最先來的。』那些下午五點鐘開始工作的人來了,每人得到一塊銀錢。當最先僱用的工人來時,他們以為會多拿一點,但同樣只得到一塊銀錢。他們拿了錢就埋怨園主說:『那些最後來的人只做了一小時,而我們在太陽下辛苦了一整天,你竟把他們與我們同等看待!』園主就回答他們中一人說:『朋友,我對待你並沒有不公平。我們不是講定了一塊銀錢嗎?拿你的工錢走吧。我願意給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我無權隨意用我的東西嗎?還是因為我好,你就嫉妒呢?』所以,那後來的將要領先,那在先的將要落後了。」

反省
最早的雇工之所以埋怨園主,一方面是犯了「見錢眼紅」的毛病,另一方面則是忘記園主一開始對他們的恩惠。於是在發工錢的時刻,他們只看到自己「在太陽下辛苦一整天」的事實,忘記對恩主表示感激。在我們的聖召和使徒服務上,每個人蒙召的時間點和恩寵都不同,但天主對眾人的應許都是一樣的。可惜我們也像那些早來的雇工一樣,常忘記感恩,只將目光集中在「報酬」上,誤以那是我們憑自己努力應得的。祈求主賜我常虛心默想主恩,不忘主恩。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集禱經

上主,你揀選了聖庇護十世,以天上的智慧和宗徒的勇毅精神,維護公教信仰,並在基督內復興一切;求你仁慈地幫助我們遵從聖人的教導,效法他的榜樣,將來也能獲得永遠的賞報。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福音(難道我好,你就眼紅嗎?)恭讀聖瑪竇福音 20:1-16

那時,耶穌給門徒講了這個比喻:「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裏去了。約在第三時辰,他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閒立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作了。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至最先的。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成為最後的。」──上主的話。

~~~~~~~~~~~~

8月21日 常年期第二十週星期三 聖比約十世(教宗)
民長紀 9:6-15
聖詠 21[20]:2-3,4-5,6-7
瑪竇福音 20:1-16

耶穌講的這個比喻提到,葡萄園需要工人,而工人也需要葡萄園。我們細讀經文可以感受到家主的勤奮,他清早起身去找尋工人,而且多次出去尋找。他對人的惻隱之心,大過對葡萄園的關心,而且家主仁慈公平對待每一位被邀請的人。

俗話說的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有的人清晨起身去等待,內心有對生活的追求和熱愛,家主給了機會,他們很早就安心工作。另外有各種原因晚到的,除了內心的焦急和無助,還有他們對工作的渴望。此時受雇更有對家主很大的感恩。結合他們共同的經驗,我們在回應天主的每一個邀請時,應該渴望和等待共存,祈求與感恩一體,勤奮和知足同步的態度。

可是,面對現實時,人的貪婪和陰暗都表露無遺,抱怨和比較蒙蔽了心智,內心的感恩和喜樂也蕩然無存。這也提示我們意識到自己痛苦的來源,他們的經驗也説明我們要戒避這種狀態。

親愛的主耶穌,求祢使我們成為祢得心應手的工具。

~~~~~~~~~~~~

8月21日聖人 聖庇護十世(St. Pius X)教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43457252430971&id=100003001511256

聖庇護十世生於一八三五年六月二日,原名若瑟撒爾多,父親是威尼斯黎葉色鎮的郵差,家境貧寒,子女十人,若瑟行二。

若瑟撒爾多童年時,在本鄉小學讀書,小學畢業,赴鄰城中學,學校在五里外,每天步行來回。

撒爾多中學畢業,入帕雕亞修院。二十三歲領受鐸品,擔任堂區傳教工作共十七年,後調往德維沙。

一八八四年,撒爾多升任曼都主教,治理教務,成績美滿。教宗良十三世很賞識他的才德。一八九二年,撒爾多榮任樞機兼威尼斯主教。

一九O三年,教宗良十三世逝世,撒爾多當選,榮登伯多祿寶座,取名庇護十世。

~~~~~~~~~~~~

多大的禮物 8月21日(三)聖碧岳十世教宗 瑪竇福音二十1-16 民九6-15

天國好像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裏去了。

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上閒立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罷!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做了。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罷!

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他們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 

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了一個「德納」。

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

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了一個「德納」嗎?拿你的走罷!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 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將會成為最後的。」

釋經小幫手

主耶穌今天給我們講的比喻非常豐富,看看你站在那一個角色,就決定你歡欣踴躍,還是會怨天尤人。工作了一整天的人當然會打抱不平;一方面,他們確實比任何人都更拚命、更努力。難道這些努力不會有獎賞嗎?但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能控告家主沒有守承諾,因為他們之間確實決定了一天一個「德納」這樣的薪資。左右兩難的情況,他們該怎麼辦呢?主耶穌當時講這比喻主要是針對猶太境內的以色列人說的。他們從亞巴郎已被選為天主特殊的產業,天主的選民,也從梅瑟的手中領受了法律。其中有許多對法律的熱忱者認為努力守法,天主必會眷顧他們。比喻中一早就工作的工人象徵這些以色列人。然而,自從耶穌基督到來,祂和後來的門徒們不僅召喚以色列民族的人,也開放天國之門給任何靠著信德,願意投靠天主的人。你和我就是那後來被主人選來在葡萄園工作的工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以色列人血統,也沒有分享以色列民族多苦多難的歷史,但主耶穌還是給了我們「一個德納」──透過一個信德和一個洗禮通往到一個天主和眾人之父。我們非以色列的人是多麼幸福啊!我們做的不多,但賞報卻跟選民一模一樣。我們只要信賴,只要用愛效法走在我們前的見證人,就能參與聖徒們的行列。讓我們因為感激,願意幫助天主出到街頭去,看到人們閒閒站著,過著沒有目標,沒有天父的生活,就把他們找去為慷慨的天主獻上心力。

種下種子

主啊!你真的揀選我參與聖徒們的行列嗎!

全心祈禱

主耶穌,祢給我永恆的產業,我如何才能報答祢的大恩。我要學會常感謝祢,高舉祢的聖名,為祢的愛作證。阿們。

©2019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8月21日 聖比約十世 (教宗)(紀念) 民9:6-15

天主揀選了基德紅,而他的確也把米德揚人趕走了,他的聲望大增,於是以色列人想擁立他為君王。基德紅堅持推辭,他說:「我不作你們的君王,我的子孫也不作你們的君王,唯有上主是你們的君王。」雖然他堅拒王位,實際上他具有君王的權威。他又用掠奪得來的金環,造了一個「厄弗得」,安置在他的本城中,結果以色列人都到那裡行邪淫,這個「厄弗得」就成了基德紅及其家族的羅網,為此而喪亡。
基德紅高尚的品德,似乎後繼無人,他有很多妻妾,生了七十個兒子,難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家庭糾紛。其中一個叫阿彼默肋客,這個兒子只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將他一生辛苦所建立的基業,完全摧毀了。
基德紅不願意成為以色列人的君王,也不願意他的兒子成為以色列人的君王,然而阿彼默肋客卻對權力十分渴望,不願居於別人之下。庶出的他想要擁有權力,就必須除掉那些擋在他前面的人,於是他想出一個可怕的計劃,就是把基德紅七十個兒子都殺掉,只有約堂僥倖逃脫。
約堂躲藏起來,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不甘心他的兄長全被殺死了,他就跑到革黎斤山頂,要讓全世界都知道阿彼默肋客的惡行。他用比喻影射阿彼默肋客就是荊棘,他不過是婢女所生的兒子,卑鄙下流,舍根人若要立他為王,不但不會得到他的蔭庇,反而會招來殺身之禍。
在比喻中,橄欖樹、無花果樹和葡萄樹都會結果實,十分有用和有價值,但它們都拒絕為王。至於荊棘,不結果實,又沒有價值,竟然想為王,還叫其他樹躲在其蔭下。荊棘很矮,其他樹不可能躲在其蔭下;這荊棘代表阿彼默肋客。當其他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都不願作王時,這位卑微又無能的阿彼默肋客,竟然為貪圖名利而企圖凌駕他人之上。舍根人不能夠藏在阿彼默肋客的蔭下,「火必從荊棘冒出,吞滅黎巴嫩的香柏木」,隱喻阿彼默肋客會帶給舍根人禍患。約堂這個比喻,是責備舍根人忘恩負義,基德紅待他們不薄,但他們竟幫阿彼默肋客殺了基德紅七十個兒子。因此,約堂講出對阿彼默肋客和舍根人的咒詛。
今日讀經給我們的教訓,就是「權力」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導致人們為此而不惜一切代價,不顧骨肉之親,而喪失人性。正確運用權力,可以用來服務他人,否則只會淪為放縱慾望的工具。我們的生命中還有許多地方,還沒有讓天主管理和主導。祈求聖神光照,幫助我們放手,讓天主來管理我們的生命,而不是繼續順從私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最大的祝福。~ 靈風思道

~~~~~~~~~~~~

8月21日   拔除死的毒鉤 
死亡是返家的過程。然而,就算有多少人告訴我們多少次,我們還是一點也不想回家,寧願留在目前的地方。我們知道現今擁有什麼,卻不知道將來會得到什麼。最引人的來生景象也不能除去對死亡的恐懼。無論生活多艱難、身體多衰弱,我們依然緊握生命不放。 
耶穌來,卻要拔除死亡的毒鉤,教我們漸漸體會到,不必懼怕死,因為死帶領我們進入一切渴望得滿足的地方。要真心如此信靠並不容易,但是每一微小的信靠動作,都會使我們更加經歷這真理。~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傳書店 的頭像
    福傳書店

    福傳書店 Evangelization Shalom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