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聖言反省 四旬期第二週(紫) 每日讀經 視頻 https://youtu.be/Wq0xVNmN3i8
3月13日 星期五 二月二十
創 37:3-4, 12-13, 17-28
詠 105 請你們記念上主所行的奇蹟。
瑪 21:33-43, 45-46
那時,耶穌給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講比喻說:「有一個家主培植了一個葡萄園,四周圍上籬笆,園內挖了一個榨酒池,建了一座守望台,然後租給農戶,就往遠方去了。收果子的時節臨近了,他就派他的僕人們到農戶那裡,收取他的果子。但那些農戶抓住他的僕人,打傷一個,殺死一個,扔石頭砸死另一個。他再派其他的僕人去,人數比以前更多,農戶還是照樣對待他們。此後,他派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心裡想:『他們是會尊敬我兒子的。』可是農戶們一見那是兒子,就彼此說:『這就是繼承人!來,我們殺了他,佔有他的產業吧。』於是他們抓住他,趕他出葡萄園外殺了。這樣,當葡萄園主來到時,要怎麼對付那些農戶呢?」(…)所以,我告訴你們:必要從你們那裡把天主的國奪去,轉交給能結果實的外族。」
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到祂這些比喻,明白祂是指著他們說的。他們就想逮捕祂,卻又顧忌群眾,因為群眾都認為祂是先知。
反省
耶穌用葡萄園主和佃戶的比喻來警告當時的司祭長和經師:不要反客為主,將天主託付的天國產業據為己有、視為私業,否則將從他們手中把天國奪走,交給能結果實的外邦民族。今日全球二十多億的基督徒,包括我們在內,可以稱得上是當時猶太人眼中的「外邦民族」。兩千年來,天主也將祂的產業委託給我們照顧。身為基督徒,倘若我們也以當時司祭長和經師們的心態來對待天主的恩賜,那麼,天主照樣可以找到更符合祂心意的人來接管。不是天主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祂;我們切不能本末倒置!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創世紀 37:3-4,12-13,17-28
以色列愛若瑟超過其他的兒子,因為是他年老生的,並給他做了一件彩色長衫。若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他勝過其餘的兒子,就忌恨他,不能與他和氣交談。
若瑟的哥哥們去了舍根,放他們父親的羊。以色列對若瑟說:「你哥哥們不是在舍根放羊麼?來,我打發你去看看他們。」於是若瑟便去追尋他的哥哥,在多堂找到了。他們老遠就看見了他;在他尚未來近以前,就已決定要謀殺他。他們彼此說:「看,那作夢的人來了!我們殺掉他,將他拋在一口井裡,說是猛獸吃了。看他的夢還有什麼用?」勒烏本聽了,就設法由他們手中救他,遂說:「我們不要害他!」勒烏本又對他們說:「你們不要流血;只將他丟在這曠野的井裡,不可下手害他。」他的意思是想由他們手中救出他來,還給父親。若瑟一來到他哥哥們那裡,他們就脫去了他穿的那件彩色長衣,抓住他,把他丟在井裡;那井是空的,裡面沒有水。
他們坐下吃飯時,舉目看見一隊由基耳阿得來的依巿瑪耳人;他們的駱駝滿載樹膠、香液和香料,要下到埃及去,猶大遂對兄弟們說:「殺害我們的弟弟,隱瞞他的血,究竟有什麼益處?不如將他賣給依巿瑪耳人,免得對他下毒手,因為他究竟是我們的兄弟,是我們的骨肉。」兄弟們聽從了他的意見。米德楊的商人經過那裡時,他們便從井中拉出若瑟來,以二十塊銀錢賣給了依巿瑪耳人;他們便將若瑟帶到埃及去了。
聖詠 105:16-17,18-19,20-21 向先民顯的奇蹟
16. 祂使飢荒籠罩那地,斷絕了食糧的任何供給。
17. 在以色列百姓以前祂將一人遣去,就是那被出賣為奴隸的若瑟。
18. 人以銬鐐扣他的雙腳,他的頸項也帶上了鐵鎖,
19. 直到他所講的預這實現,上主的話才在他身上應驗。
20. 君王遂派人釋放了他,眾民的首長解救了他。
21. 且立他為皇家的宰相,掌管一切皇產的侯王。
~~~~~~~~~~~~
3月13日聖人 聖尼賽福祿(St. Nicephorus)君士坦丁保宗主教 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2696269487262478
聖尼賽福祿的父親是東羅馬高普熱皇帝的秘書。當高普熱因聖像問題對教會展開迫害時,尼賽福祿的父親忠貞不屈,被皇帝撤去官職,飽受酷刑,並流戍異域。尼塞福祿自幼受父親善表的薰陶,堅守信德。
君士坦丁接任帝位,擁護正統教義,准人民供列聖像。尼賽福祿在新皇的宮廷供職,並以皇帝欽使的身份,列席尼賽第二次大公會議。他對「禁供聖像派」邪說橫加批駁,博得眾人讚譽。
尼賽福祿學問淵博,口才伶俐。在政治舞臺原有光明的前途,可是他志不在此,深願棄俗修道。他在朝廷供職期內,已在黑海附近幽僻地點,建立修院一座。
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聖泰拉蘇逝世後,尼賽福祿是最理想的繼任人選。他雖一再謙辭,皇帝責以大義勸他為了教會的利益接受這個重要的職位,尼賽福祿祝聖主教時,他手中拿著自己撰述的一本擁護教會關於聖像問題的著作,表示他全心擁護天主教正統教義。
尼賽福祿就任主教後,忠勤治理教務,整頓道德,對聖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功績。
八一三年,新皇雷洪登位。雷洪原是一個「禁供聖像派」的異端分子,可是他最初不透露他對聖像問題的錯謬見解,等到他的皇權穩定後,才開始表示擁護邪說。自尼賽第二次大公會議後,各教堂均恢復供列聖像。雷洪擬用詭計勸誘尼賽福祿下令將堂內聖像除去,尼賽福祿答道:「這是教會的傳統成例,我們不能擅予改變。」
雷洪唆使兵士去褻瀆君士坦丁堡城門口的耶穌像,然後以避免第二次褻瀆為藉口,下令將這尊聖像除去。雷洪又在皇宮內集合一批擁護禁供聖像的異端神職人員召尼賽福祿和正統派神職人員,入宮開會。尼賽福祿和正統派神職人員請皇帝不要干涉教會的事務。其中有一位對皇帝說:「這是教會的事情,我們在教堂裡討論,不必在皇宮討論。」皇帝無言可答,將他們逐出皇宮。
過了一個時期,異端派的神職人員舉行會議,邀請尼賽福祿出席。尼賽福祿對他們說:「你們憑甚麼權力召開這個會議?你們在教區內根本不能行使任何權力?」異端派神職人員妄圖把他撤職,皇帝下令將尼賽福祿逐出教區,尼賽福祿就這樣度了十五年的流放生活。
雷洪皇帝逝世,新君即位,准尼賽福祿返任。但以他對聖像問題保持緘默為交換條件。尼賽福祿不肯接受,寧願繼續度流放生活。
尼賽福祿的著作很多,大部分是關於供列聖像問題。他於八二八年死在異鄉。十八年後(八四六年),尼賽福祿的遺體迎回君士坦丁堡,這年三月十三日安放在宗徒大堂,所以教會特定每年三月十三日為紀念尼賽福祿的瞻禮日期。
~~~~~~~~~~~~
3.13(五)交還給祂 教宗方濟各當選7週年 瑪竇福音廿一33-46
那時,耶穌對司祭和民間的長老說:「你們再聽一個比喻罷!從前有一個家主,培植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圍上籬笆,園內掘了一個榨酒池,築了一個守望台,把它租給園戶,就離開了本國。快到收果子的時節,他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裏去收果子。園戶拿住了僕人,將一個鞭打了,將一個殺了,將另一個用石頭砸死了。他再打發一些僕人去,人數比以前還多;園戶也一樣對待了他們,最後他打發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 裏去,說:他們會敬重我的兒子。但園戶一看見是兒子,就彼此說:這是繼承人;來,我們殺掉他,我們就能得到他的產業。於是他們拿住他,把他推到園外殺了。那麼,當葡萄園的主人來時,他要怎樣處置那些園戶呢?」他們回答說:「要凶惡地消滅那些凶惡的人,把葡萄園另租給按時給他繳納出產的園戶。」耶穌對他們說:「『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的這句經文,你們沒有讀過嗎?為此,我對你們說:天主的國,必由你們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子的外邦人。」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了衪的這些比喻,覺出衪是指著他們說的,就想逮住衪;但害怕民眾,因為他們以耶穌為一位先知。
—————————
(釋經小幫手)
天主把好葡萄園委託給園戶,園戶卻如此囂張把它佔為己有,這真讓人為家主打抱不平。不是嗎?他們憑什麼把家主的產業歸為己有?憑什麼下手傷害家主派來的僕人、兒子?但,轉過來看看自己,我們是否也是一個不義的園戶呢?
想一想,天主今天也把什麼好東西委託給你?也許它們是你的家庭、你們夫妻間的關係、是你的學習、你的工作、你的時間、你各方面的才華、你的自由。我們很願意享受這些好東西,但在過程中,我們是否忽略了天主的意願、天主的計劃。
試問:你什麼時候在安排家庭活動時有考慮到天主應有的一份?或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只顧自己的感受而不為別人想?還是,你多時因為嫌麻煩而忽略了祈禱、忽略了孩子的信仰培訓、忽略了行善?也許你也曾經自負的說:時間是我的,自由是我的,為什麼我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其實,這豈不是園戶們的作為嗎,把天主給的好東西佔為己有了。
福音中,天主派遣僕人和自己的兒子來收果子。他們就是天主不斷派來的機會和人,戳破我們虛幻的安全感,自私的邏輯,要我們意識到天主給我們的不能任我們佔有利用,而要回饋天主、回饋團體、回饋世界的。要知道,天主沒想奪走我們的好東西,祂是因為相信且愛我們才希望讓我們參與祂管理世界的計劃。
(品嚐聖言)
當天主對你有要求時,祂都是要給你更好的禮物,要讓你更靠近祂。
(活出聖言)
當天主要你給祂什麼時,意識到祂是你的救主,不是你的敵人。
(全心祈禱)
天主,我的一切都祢的。請祢讓我對祢開發,不要再有距離。阿們。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3月13日 不在亦如常在
探望病人、臨終的人、被囚的人、殘障的人或是孤單的人是件好事。不過,如果我們只能探望稍時,或只能偶爾探望的時候,不要感到罪咎,這很要緊。我們常為自己的不足致歉,以致我們就算與那些人在一起,心也不在那裡。全心全意地陪同一個病人少時,遠比花很長時間解釋自己為什麼太忙不能常來要好得多。
與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如果能全神投入,即便我們不在,仍然發生效應。朋友會說:“他/她來看我了。”並且發現,即便我們不在,他們依然能感受到我們在場。~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