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十二週 每日讀經 視頻 https://youtu.be/3_r7gIeNJR8
聖袁在德若瑟司鐸殉道(1817年)(綠/紅)
6月23日 星期二 五月初三

上主為了達味保護耶路撒冷

讀經一:列下十九9b-11,14-21,31-35a,36

9  【那時,亞述王】散乃黑黎布再派使者去見希則克雅,並吩咐說:
10 「你們要這樣對猶大王希則克雅說:不要讓你所依靠的天主哄騙你說:耶路撒冷決不會落在亞述王手中!
11  你必聽說過亞述的列王對各國所行的事,將各國完全消滅了。你還能有救嗎?

14  希則克雅從使者手中接過信來,念了以後,就走進上主的殿,將那信在上主面前展開,
15  然後希則克雅懇求上主說:「上主,坐在革魯賓上面的以色列的天主!惟獨你是地上萬國的天主,你創造了天地。
16  上主,請你側耳傾聽!上主,求你睜眼垂視,細聽那打發使者辱罵永生天主的散乃黑黎布的話。
17  上主,的確,亞述王曾毀滅了所有的民族和他們的國家,
18  將他們的神像投入火中,因為它們不是神,只是人手造成的木石的作品,所以能被消滅。
19  但是現今,上主我們的天主,求你拯救我們脫離他的手,使地上萬國都知道:惟獨你是上主,天主!」
20  那時,阿摩茲的兒子依撒意亞打發人去見希則克雅說:「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這樣說:你既然論亞述王散乃黑黎布向我懇求,我已經俯聽了你。
21  這就是上主論他所說的話:熙雍的貞女輕視你,嘲笑你;耶路撒冷的女子在你背後搖頭。

31   因為剩餘的人將由耶路撒冷而出,逃脫的人將由熙雍山而來:萬軍上主的熱誠必要成就這事。
32  為此,上主論亞述王這樣說:他決不會進入這城,決不會向這城放射一箭,決不會持盾臨於城下,也決不會起造土堆攻城。
33  他必要由來路回去,決不能進入這城:上主的斷語。
34  為了我自己,為了我的僕人達味,我必要保護拯救這城。」
35  當天夜裡,上主的使者出來,在亞述營裡殺了十八萬五千人 …
36  亞述王散乃黑黎布於是拔營,起程回國,住在尼尼微。

釋義

亞述王幾乎征服了附近所有小王國,唯獨耶路撒冷還繼續抵抗,然而如果比較二者實際的軍力關係,也只是螳臂擋車,毫無希望的困獸之鬥而已。但是希則克雅王在依撒意亞先知的支持下,並不投降。他完全依靠生活的天主,相信雅威一定能幫助他。事實上,耶路撒冷的確得到救援,聖經的報導將整個救援的功勞歸給「上主的使者」。不過,根據一位希臘作者Herodot的報導,當時在亞述陣營中發生了瘟疫。兩個報導並不彼此排除,問題只是出於報導的根本觀點不同而已。

我們必須思考的是,沒有任何歷史情況是天主必須以奇蹟來干預的,祂也可以讓耶路撒冷被摧毀。天主有不同的方式,來掌控世界或個人的歷史。

詠48天主建立了永久的城堡。

福音:瑪七6,12-14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
6  「你們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怕牠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

12  所以,凡你們願意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
13  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裡進去。
14  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

釋義

今天的福音包含耶穌提出的三個教導,然而它們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嚴密的內在關連。

1.) 第6節:「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 …」這是耶穌對宣揚福音的門徒說的,他們應該分辨,當下所處的情況是否適宜宣講基督和天國。這裡所出現的語言看起來極度嚴苛而缺乏愛,居然把不聆聽福音的人比擬為「狗」或「豬」。其實,這只是運用了強烈戲劇性的圖像表達手法,目的是使人清楚瞭解,把那些毫無準備的人看成必須接受福音訊息的人,是毫無意義的。

2.) 第12節:這條「黃金規律」綜合了之前所講述的一切教導,把這一切再次整合在最大的、「愛」的法律之中。愛是一切「法律和先知」的中心與目的。

3.) 第13-14節:瑪七13開始整個「山中聖訓」的結論(七13-27)。「兩條路」的圖像是猶太聖經常見的表達方式。人的生命是一個旅程,人可能達到目的地,也可能迷途喪亡。人所選擇的「門」決定一切,「門」意味著終點、通路、新的開始。為什麼引入生命的、引人到達圓滿喜樂的門是「窄門」?為什麼只有少數的人得救(參閱:路十三23)?福音並沒有直接給予答案,而是做出一個呼籲:小心,要走上正路,要進入正門!

~~~~~~~~~~~~

聖詠48:2-3,3-4,10-11頌揚保衛聖城的天主
02. 在我們天主的城池中,上主至大,應受到讚頌。
03. 祂的聖山巍峨高聳,是普世的歡喜,北方中心熙雍聖山,是大王的城邑。
04. 天主居於堡壘的中央,顯自己為穩固的保障。
10. 天主,我們在你的殿裡,沉思默念著你的仁慈。
11. 天主,你的名號遠達地極,你受的讚美亦應該如此。你的右手全充滿了正義。

62937

~~~~~~~~~~~~

6月23日聖人 聖若瑟賈發束(St. Joseph Cafasso) 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2787549901467769
傑出人物
若瑟賈發束是十九世紀意大利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倫理神學家和聖職人員神師。他在一八一一年一月十五日生於意大利北部的亞斯底新堡(Castelnuovo D’Asti),自小便被稱為「小聖人」。他入讀教區神學院,在一八三三年九月廿二日晉鐸。一八三四年一月廿八日,他入讀杜林的聖方濟司鐸培養院,該學院由類斯瓜拉神父(Fr. Joseph Luigi Guala)在較早前創立,旨在培育年青司鐸。學院的課程深受聖雅風(St. Alphonsus Ligouri)的思想影響。賈發束完成學業後,先擔任學院監督(Prefect),其後成為倫理神學教授,在學院工作共廿四年。瓜拉在一八四八年逝世後,年青的賈發束神父獲委任為總監。此後,他致力為來自不同教區的年青聖職人員提供知性和倫理培育,深深影響無數的屬靈門生,其中包括聖若望鮑思高。賈發束指導他,並協助和鼓勵他追隨聖召,使他成為貧苦和被棄青年的良師。他的工作包括宣講、教學、主持退省、聽告解和提供神修指導。若瑟神父為比哀蒙培育了一位博學優秀的聖職人員,而且因他孜孜不倦地工作,杜林總教區不少聖職人員日後也成為聖人或天主忠僕,他亦被譽為「意大利聖職人員的豪傑」。
鮑思高神父讚揚賈發束
聖若望鮑思高這樣稱揚他的朋友、恩師和顧問:「有過百位來自全城各處的司鐸出席賈發束早上的講課,他準備充足,簡潔清晰地回答提問。他才華出眾,能解答最複雜的疑慮、困難和問題,大家也感到他的講課詳盡,他授課時是那麼虔敬、稱職和明智,以致我們難以說清,是有機會聽他講課的人,還是有幸讓他作神師的人較為有福。他優先講論的真理,是那些能鼓勵和吸引人們行善的,以及能夠使他們在最艱難和沮喪的環境下,也信賴天主的慈悲和聖母。」他尚存的課堂筆記,內容簡潔清晰。
克苦生活
賈發束神父慣於實踐嚴格的克己。除了其他補贖善功外,他也在指定日子嚴格禁食。鮑思高神父憶述說:「他的早餐只是白麵包,後來甚至麵包也不吃。他的後期生活,每天只吃一頓,只有湯和少量伴菜。他睡覺時間不足五小時,即使在冬季亦然。」他工作繁重,有人建議他減少補贖,但他對鮑思高神父說:「將來我會對這身軀好一點,但在這之前,我不想滿足它。」
鮑思高神父說:「賈發束神父一生最非凡之處,就是嚴守培養院的院規,即使在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在實行敬禮神工、準時出席會議、默想和用膳方面,也是如此。他聽到鐘聲後,就像啟動的機器,履行當時他應作的事。」一天,有人給他一杯水,他接過來後,誦念玫瑰經的鐘聲響起了。別人請他先喝水,但他說:「你會注意一杯水,而放下聖母玫瑰經這種美妙的祈禱嗎?」
神師
賈發束為主教、牧者、神父、律師、軍人、醫生、商人和許多平民提供神修指導。他也為總教區幾乎所有修會、杜林許多貴族和名媛擔任告解神師。他謹守潔德,非常自制和謹慎。
監獄的使徒
賈發束神父探訪醫院、慈善機構、茅舍、鄰近村莊和市鎮,所有人也受惠於他的愛德和熱誠。他尤其關心囚犯,「可以說,他在探訪監獄時,就像如魚得水,罪犯都是他所愛的兒子。他在幫助囚犯時,內心找到宣發感情的渠道。」(BM II, 48)。他特別關心死囚,曾陪伴六十八個死囚上絞刑架,直至他們給絞死,因此有「絞刑架的神父」之美譽。瓜拉神父經常對司鐸學員說:「去找若瑟吧。」賈發束神父帶鮑思高神父接觸囚犯。他常在休憩時間,講述他在醫院、監獄和其他地方遇到的事。有個行刑者告訴賈發束神父:「有你在旁,他們不再視死亡為死亡,而視之為安慰、喜樂和賞報。」
指教鮑思高神父
一八二七年,年少的若望鮑思高初遇賈發束。在某個聖母節日,十二歲的小若望看見賈發束修士站在莫里亞多(Morialdo)聖堂關上的門前,當時他還不認識賈發束。小若望問道:「你有興趣參觀正在舉行的遊戲活動嗎?我可以帶你到處看看……」「小朋友,司鐸的娛樂活動只有教會服務……我在等候聖堂開門,讓我進去……司鐸把自己獻給上主。」(BM I, 139-40)若望興高采烈地向母親提及賈發束,她答說:「你應效法他。我感到終有一天,他會對你極有幫助……年青修士具備這種情操,將來必會成為聖善的司鐸。」(BM I, 140)
晉鐸後,鮑思高神父有三個職務可供選擇:在熱那亞(Genoa)一個富裕家庭擔任家庭教師;在家鄉莫里亞多任職本堂神父;以及在他自己的堂區新堡出任副本堂。他就此請教賈發束神父。賈發束神父即時答說:「你應進修倫理神學和宣講,拒絕這些職務,到這裡讀書吧。」(BM II, 31)
早在一八四七年,賈發束神父已指導鮑思高神父擬定聖方濟沙雷氏青年中心的規章(參閱BM III, 67)。他也與這位同鄉討論如何保持青年中心穩定運作:「你絕對需要一個修會。」(BM V, 452)。賈發束神父在聖依納爵堂鼓勵賈烈勞(未來樞機)追隨聖召,敦促他堅持不懈,繼續敬愛鮑思高神父。然後,他補充說:「鮑思高神父對青年有偉大的計劃。」(BM V, 472)
約在一八五五年,鮑思高神父在猶豫是否應繼續向青年談論他的神夢、預言死亡等。他是否太重視這等事情?他請教賈發束神父,他答說:「你的預言都實現了,因此毋須憂慮,你可繼續善用它們。」(BM V, 243)當鮑思高神父在考慮撰寫《意大利歷史》還是《青年告解手冊》時,賈發束建議他先寫歷史,因為當時的反教權作者可恥地歪曲意大利歷史,出版許多小冊子、提綱和摘要。此外,有三份基督教期刊正惡意公開抨擊教宗(參閱BM V, 322-23)。
維護鮑思高神父
有些著名的神父對鮑思高神父的工作有所疑慮。賈發束神父看見朋友遭誤解,甚至掌權人士也誤會他,於是努力消除他們的偏見。他經常以先知的口吻說:「放過他吧。」誰也不懷疑他的辨別能力。告罪者施格提(Scanagatti)不喜歡鮑思高神父的處事方式,但賈發束神父對他說:「放過他吧,鮑思高神父有卓越的天賦。無論你對他的處事方式有何想法,他是獲天主啟迪的,我們應盡力協助他。」(BM III, 38)
然而,這不是說這位聖善的顧問認同鮑思高神父的所有事。舉例說,他並不完全同意這位青年慈父管理青年中心的方式,因為青年中心欠缺秩序和紀律。賈發束神父的侄兒真福艾曼諾(Allamano)就鮑思高神父的聖人列品調查,在教會法庭宣誓作證說:「我叔叔若瑟賈發束神父對他的姊妹,即我媽媽說,她的孩子應到鮑思高神父的學校讀書,但不應加入他的青年中心!」賈發束曾談論鮑思高神父說:「我越是留意他,越不瞭解他!他簡樸而出眾,謙遜而偉大;他雖然貧窮,但大規模地推行看來不可行的計劃……」(BM IV, 411)
鮑思高神父曾對一位要人說:「賈發束神父與我只有一事意見不合,但我們在聖依納爵堂對面的草地上來回踱步,詳細商討此事。他認為應把好事做好,而我則堅持說,有時應視乎環境,盡力而為就行了。」(BM IV, 411)
賈發束指導鮑思高神父
當修士們討論政治問題時,鮑思高神父提醒他們賈發束神父的格言:「不要插手政治,也不要支持任何一方,這才是明智的。」由於當時的政治局勢,培養院有些年青司鐸接納一些有關教宗世俗權力、修會等等的異端觀點,屢勸不改,但賈發束明智地拒絕實行激烈措施。後來,政府徵用培養院,用作軍人的臨時宿舍。於是,他請這些神父返回各自的教區,然後採取措施讓日校學生離開。
鮑思高神父的恩師
在賈發束建議下,鮑思高神父獲委任為巴羅洛侯爵夫人(Marchioness Barolo)的神師。一八五一年一月十四日,他透過賈發束神父獲得李卡迪女伯爵(Countess Casazza-Riccardi)一筆捐款,得以支付一萬里拉買入畢納地(Pinardi)的棚屋(參閱BM IV, 171)。羅斯米尼修會(Rosminians)總會長若翰帕加尼神父(Fr. John Baptist Pagani)請鮑思高神父償還他向羅斯米尼神父(Fr. Rosmini)借入的二萬里拉,但賈發束神父與朋友合力代他償還了一萬五千里拉(參閱BM VI, 89)。鮑思高神父有意在華道谷聖方濟沙雷氏堂的大門建造會客室和其他設施,同樣由賈發束資助。或許他提供超過四萬五千里拉,以購買斐利比兄弟(Philippi)的物業。鮑思高神父多次向賈烈勞提及此事,還說賈發束也作出其他幾筆龐大捐款,但他不想張揚。一八六O年六月廿五日,賈發束神父於一八五六年十月十日訂立的遺囑首度公開。他的遺產當中,第十四項是留給鮑思高神父和他的青年。遺囑寫道:「我把杜林亞底斯新堡的住處、城內聖方濟沙雷氏青年中心旁邊的土地和房子,以及五千里拉留給鮑思高神父。我也取消在我離世時,他可能欠我的任何債項。所有相關文件應予銷毀或交給他。」(BM VI, 373)
賈發束也對「主顧小院舍」創辦人兼主教座堂議員若瑟高登倫哥的工作有興趣。他死後,把瓜拉神父留給他的豐厚遺產贈予高登倫哥的機構。
賈發束的高尚品格
一八四八年五月二日,學者喬貝蒂(Gioberti)的作品《現代耶穌會》抨擊耶穌會會士,引起群眾敵視收留耶穌會會士的培養院。當時瓜拉神父生病,因此賈發束神父須面對這班烏合之眾,嘗試安撫激進的頭目。許多頭目也認識他,曾看見他陪伴罪犯上絞刑架。他表現冷靜、溫良、親切,很快使群眾平靜下來。他亦曾協助破壞一個刺殺碧岳九世的陰謀。「巴黎警方向比哀蒙政府披露這陰謀。有個官員……接到有關公文,把機密資料轉交若瑟賈發束神父……他立即把消息送往加埃塔,揭破陰謀。」(BM IV, 44)
與世長辭
賈發束神父儘管身體有許多毛病,但至死積極工作。他的行動流露對世俗的厭惡及對天堂的嚮往。一八六O年六月,他在聽告解時感到不適,須臥床休養。鮑思高神父趕到賈發束神父床邊。他似乎預感自己大限將至,而他順從天命和活潑的信德實在值得欽佩。鮑思高神父每天探望他,還問他有沒有任何差使或遺願要交給他。他微笑答說:「沒有,我經常宣講說,司鐸應每晚處理好所有事情,就像他當晚便要離世。如果我沒有如此實行,實在奇怪啊。」他不希望訪客逗留太久,也不喜歡看護時常守候他。他說:「難道你不知道,對別人說一句話,就是從天主那裡盜取了一句話的時間啊?」(BM VI, 317)
六月廿二日,他領受傅油時,希望培養院約廿五個司鐸學員到場。他希望在星期六逝世,因為那是敬禮聖母的日子。一八六O年六月廿三日星期六,賈發束神父伸開雙臂,就像迎向一些不可見的神秘事物。或許聖母親自顯現給他,在他的臨終時刻安慰他。
他最後望著病床邊的聖若瑟臨終畫像,不久便斷氣了,享年四十九歲。他的逝世為整個教會,尤其是杜林和比哀蒙教會而言,是重大的損失。鮑思高神父到達時,賈發束神父剛剛呼出最後一口氣。追思彌撒由斐烈戈齊奧神父(Fr. Felix Golzio)主持,葬禮於殉道者堂舉行。八月三十日,聖方濟亞西西堂舉行隆重追思彌撒,彌撒結束後,鮑思高神父講道,許多人與他一同飲泣。
鮑思高神父臨終時,賈發束的侄兒艾曼諾(Can. G. Allamano)問他,為何他不遵守諾言,為他的叔叔撰寫傳記。鮑思高神父說:「我向你保證,如果不是以前太繁忙,以致無法動筆,我必會實行;如果我現在有文件在手,我也會這樣做。單是談論賈發束神父如何熱誠地講解聖依納爵的《神操》,也可以寫一本專著了。」
賈發束神父確是「意大利聖職人員的豪傑」。他的作品包括《聖職人員的默想和指引》(Meditazioni e istruzioni al clero)。他對十九至二十世紀比哀蒙聖職人員的影響,無人能及。他挽救他們擺脫離楊森主義和嚴格主義的禍害。碧岳十二世請司鐸效法他「孜孜不倦、忍耐、親切,尤其是致力祈禱」。教宗說:「天主派遣他擔任極其重要和有成效的工作,就是聖職人員的聖化和培育。」
若瑟賈發束在一九二五年五月三日榮列真福品,並在一九四七年六月廿二日獲教宗碧岳十二世宣告為聖人。他的紀念日為六月廿三日。

104217530_2805652986211391_2060144124402962542_o

~~~~~~~~~~~~

6.23(二)從直覺到信德 聖袁在德司鐸殉道 瑪竇福音七6,12-14

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怕牠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

所以,凡你們願意別人給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法律和先知即在於此。」 

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寬門和大路導入喪亡;但有許多的人從那裏進去。

那導入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狹!找到它的人的確不多。」

—————————
(釋經小幫手)

狗不懂聖物的神聖性,豬也不懂珠寶的價值;狗和豬只知道吃、喝、睡。牠們過得是動物很直覺性的生活。其實,我們許多人也是靠直覺而生活,而在人身上的直覺會被記憶、害怕、偏見等的因素影響。

反省看看你和最親的人之間的互動是靠信德,還是靠直覺呢?例如,你們之間常起口角,而每次的互動都會不知不覺地用這樣的模式互動。雙方也很少去意識到對彼此的偏見。而即便意識到了,也難以改變,也因為面子的問題,不想去改變。這樣的互動是靠直覺的反應,而非信德的選擇。

今天,主耶穌渴望我們可以升等,從動物直覺性的反應到信德的選擇,最後到恩寵的境界。祂指出一個方法,那就是「求」,首先是要求信德,然後求天父讓我們接納自己的害怕和偏見,正視自己的武裝,也接納自己的無助。求天父天天緊緊地擁抱你,安撫你的害怕。

沒有從心裡深深被天主愛的經驗,我們很難放棄手中的武器。但若能每天求被祂愛的經驗,那我們會越來越有信心走進窄門。窄門就是耶穌自身,是祂所選擇的,是祂的價值觀。耶穌因為深深被天父愛,所以能放下對別人的期待和失望的包袱,成為心理平衡的人,成為帶來和平的人。

要有平安的生活,不是只求事情順利,而是求被主愛,也求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去愛他人。


(品嚐聖言)

默觀主耶穌長期把聖體和聖言——天上的珠寶——放在你面前。

(活出聖言)

你會因為老習慣難改而在關係上不自覺的退步嗎?

(全心祈禱)

主耶穌,感謝祢對我的耐心。求祢愛我,開啟我的靈性功能,認出祢來。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6月23日   肺腑之言 
無血無肉的話語只能“單單成為話語”,沒有影響生命的能力。如果有人說:“我愛你”,卻言不由衷,只會害人,沒什麼好處。但同樣的一句話,若出自肺腑,就能創建新生命。 
因此,連接於話語的的源頭很重要。我們最大的引誘是作“好好先生”,知道說中聽的話教別人高興,但卻不是發自內在生命。我們要不斷察驗,自己的話是否發諸內心,這麼做的最好方法就是祈禱靜默。~ 盧雲神父

[奉耶穌的名行事]

事奉是奉耶穌的名行事。我們的一切行動若都是奉祂的名,就會結出永生的果子。 不過,奉耶穌的名行事並非意謂以耶穌的代表或代言人身分行事;而是說,我們的行動是與祂深深相聯的結果。耶穌的名好比是一座房屋、帳篷、一處居所。奉耶稣的名行動,就是從我們與耶穌之愛相聯的地方行動。回答「你在哪裡?」這個問题,答案應該是:「我們在神的名裡。」如此,我們所作的都是事奉,因為是耶穌在我們裡面、藉著我們行事。對事奉的人最後一個問題:「你在耶穌的名裡面嗎?」回答如果是肯定的,全人的生命都是事奉。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傳書店 的頭像
    福傳書店

    福傳書店 Evangelization Shalom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