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主日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福音:若一29-34】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饒志成神父 https://youtu.be/7kTwMlzRkuc
29那時候,若翰見耶穌向他走來,便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30這位就是我論他曾說過:有一個人在我以後來,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原先我而有。
31連我也不曾認識他,但為使他顯示於以色列,為此,我來以水施洗。」
32若翰又作證說:「我看見聖神彷彿鴿子從天降下,停在他身上。
33我也不曾認識他,但那派遣我來以水施洗的,給我說:你看見聖神降下,停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以聖神施洗的人。
34我看見了,我便作證:他就是天主子。」
讀經二(願恩寵與平安,由我們的天主父和主耶穌基督,賜給你們。)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1-3
因天主的旨意,蒙召為耶穌基督宗徒的保祿,偕同索斯特乃弟兄,致書給格林多的天主教會,就是給那些在基督耶穌內受祝聖,與所有在各地呼求我們的主,亦即他們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名,一同蒙召為聖的人:願恩寵與平安,由我們的天主父和主耶穌基督,賜給你們。──上主的話。
【綜合反省】
福音作者的目的不在於報導客觀歷史,而是傳達高度的神學與信仰的領悟。天主賞賜洗者若翰的深刻洞察,和人們缺乏認識能力被對立突顯出來。福音作者透過若翰洗者的見證,介紹耶穌在他的作品中隆重登場,並開始啟示自己(啟示天主)的救援工程。
這段經文和教會的禮儀有密切的關連,「天主的羔羊」的呼喊,大概就是若望團體中的禮儀用語;而今日的感恩禮儀,信仰團體也一再被邀請隆重地表達信仰:「請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真正威脅世界的是罪惡,世界的得救就是從罪惡中釋放出來,「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耶穌基督是真實唯一的救主。這是一種啟示性的洞察,在信仰內才能體驗到天主子對世界的意義。
~~~~~~~~~~~~
1月19日聖人 聖女瑪加利大波喬亞(St. Margaret Bourgeoys)童貞蒙特利爾聖母修會會祖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443007799142580&id=100003001511256
瑪加利大是法國香檳省人,一六二O年出生。她的父母生了十二個子女,瑪加利大是第六個。二十歲時,她曾向加默爾、加勒兩女修會申請入會,但均未蒙錄取。她那時正擔任著奧思定女修會附設的聖母會會長。耿譚神父認為天主的聖意是要瑪加利大主持另一種不與外界隔絕的新修會。耿神父就著手試辦,以聖女和另外兩位女子為首批修女,但這計劃終於失敗了。瑪加利大感到很灰心,但有一天,聖嬰耶穌顯現給她,勸她不必灰心,她又恢復了勇氣。
加拿大法國僑民區瑪利亞城(今蒙特利爾)的總督,計劃聘一位女教師,專教法僑子弟,聖女就應聘前往。聖女是於一六五三年到加拿大的,當時的蒙特利爾人口稀少,只能算一個軍堡。從此,她一連四年度著非正式的初學修女生活。她一面教書,一面照顧醫院病人,興建了一座聖母小堂,很快蒙特利爾第一座小學成立了,校舍是馬房改成的,男女學生一共十二人,可是瑪加利大的計劃很遠大,她認為教育的對象,不應以少數法僑為限,而應普及到廣大的印第安人子弟。她人手不夠,必須號召更多的人參加。她就返回法國,十二個月後帶了四位青年女子,重登新大陸。
蒙特利爾不斷的發展,荒涼的鄉村漸漸發展成繁榮的都市。瑪加利大決定建立一個正式女修會。經過相當時期的籌備工作,聖母女修會蒙魁北克主教批准,正式於一六七六年成立。這個女修會,與當時的一般女修會不同,並不與世隔絕,而與社會保持一定的接觸。在當時確是一種新的觀念,在發展過程中,曾受到了外界相當的阻撓。一六九八年,修女始發初願。
聖母女修會,在瑪加利大的英明領導下,在各處建立學校,為神聖的教育事業貢獻全部的精力。聖女虛懷若谷,工作勤奮。七十三歲那一年,因年老體弱,辭去會長職務,一六九九年除夕,院內有位青年修女突患重病,聖女求主,賜病人痊癒,願意身代,果然病人漸漸好了,聖女於十二天後,離世升天,時在一七OO年一月十二日。一九五O年被冊封為真福,一九八二年封為聖人。
~~~~~~~~~~~~
1.19(日)水和聖神施洗 常年期第二主日 若望福音一29-34
第二天,若翰見耶穌向他走來,便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這位就是我論祂曾說過:有一個人在我以後來,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原先我而有。
連我也不曾認識祂,但為使祂顯示於以色列,為此,我來以水施洗。」
若翰又作證說:「我看見聖神彷彿鴿子從天降下,停在祂身上。
我也不曾認識祂,但那派遣我來以水施洗的,給我說:你看見聖神降下,停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以聖神施洗的人。我看見了,我便作證:祂就是天主子。」
——————————
(釋經小幫手)
今日的福音談到兩種洗禮,一種是以水施洗,另外一種是以聖神施洗。用水洗是人的工作,用聖神洗是天主的工作,互相不矛盾,也互相不取代。
很多時候,人因為懶惰會說,「就留給天主做吧!」好像自己不需要付出努力,事情就可以成了。天主給每一人足夠的能力去改變自己、去提升自己,為過更有人性尊嚴的生活。天主也給每一個人足夠的愛和恩寵去包容、去寬恕、去克服種種的困難。
我們就是要靠自己努力做好本分,就如洗者若翰一樣。他長時間在曠野生活,為了要學會聽天主的話,為了要準備自己做主給他的使命。然而,他也知道自己只不過是預備道路的那一位而已,在他後邊有更厲害的一位要來。其實,這也是我們做事需要的態度,盡其所能,但也懷有謙虛的心承認,成果不在於自己的努力而已,而更是在於天主的工作。所以,一方面要努力,一方面要留空間給天主,相信祂一定會使一切圓滿無缺。
有些人付出後,感到氣餒,感到絕望,因為結果不如所預期的。這時候,他忽略了天主的工作,把重點都放在自己的努力上。他要做的是,繼續謙卑地給,也耐心地等候天主會行奇蹟。這時候,耐心就是愛,耐心就是信賴天主。我們不能只相信一切取決於人的努力,我們也要對恩寵開放,而天主會成全的會比人想像的更加豐富。
(品嚐聖言)
以信德想像,聖神在你身上工作。
(活出聖言)
你的工作和付出會見證天主的愛嗎?
(全心祈禱)
主耶穌,但願我的付出的焦點不是自己,而能讓人看到祢。阿們。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1月19日 營造共舞的空間
當我們覺得寂寞,就不住地找人,消除我們的寂寞。寂寞的欣呼喊著:“擁抱我、觸摸我、對我說話,注意我。”然而很快就發覺,我們期望能驅走孤單的那個人,並不能給我們想要得到的。對方常常會因為我們逼得太緊而逃之夭夭,空留我們絕望。只要我們以自己的孤單接觸人,就不能培養健康的人際關係。在孤單中攀附別人,會教人窒息,逐漸演變成一場災難。如果要有愛,我們需要有勇氣在兩人之間營造一處空間,並確信這方天地能容讓我們起身共舞。~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