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十四週(綠) 每日讀經 視頻 https://youtu.be/gVNi3g4FOKo
7月8日 星期三 五月十八

讀經一:歐十1-3,7-8,12

1  以色列原是一株茂盛結實繁多的葡萄樹,但他的收穫愈豐,祭壇也愈多;土地愈富饒,石柱也愈美觀。
2  他們心懷二意,因此必遭懲罰;上主必拆毀他們的祭壇,打倒他們的石柱。
3  那時他們要說:「哎!我們沒有君王,因為我們不敬畏上主;可是君王能為我們作什麼呢?

7  撒瑪黎雅滅亡了,她的君王有如一片浮在水面的乾草。
8  貝特阿文的高丘 ─ 以色列的罪惡淵藪 ─ 將被摧毀,荊棘和蒺藜要攀上他們的祭壇;那時他們要對山說:『遮蓋我們罷!』對丘陵說:『倒在我們身上罷!』
12  你們應該播種正義,才可收割仁愛的果實;你們應該開墾荒地,因為現在是尋求上主的時候;應尋求他,直到他來給你們降下正義。」

釋義

歐瑟亞先知多方面地反省了以色列的歷史,不但對過去的、而且也對未來的歷史。歐十1-8並非直接針對以色列發言,而是一篇有關以色列的講話;可能是先知對自己的學生們談論以色列。第3節的內容可能透露了這段講話的時間:「我們沒有君王」這句話,可能影射733BC人民暴動反抗培卡黑國王的事件,大約十年之後,第2節所預告的事件就實現了:「上主必拆毀他們的祭壇,打倒他們的石柱」── 暗喻北國以色列被亞述帝國徹底毀滅。

「那時他們要對山說:『遮蓋我們罷!』 …」這話不僅是對以色列說的。以色列雖已亡國,但一切悲慘命運並沒有完全結束。耶穌走上刑場時,曾對在路旁哀哭祂的婦女們說了這句話(路二三30),而默六16也曾再次引用這句話。這一切意味著,以色列的歷史、以色列走上錯誤的道路、以色列所遭遇的審判並非只是過去的事件而已。第12節是針對世世代代的以色列民說的話:天主子民將持續在世上生活工作,但應該符合「正義」,也就是必須符合天主的旨意。天主的旨意就是「愛」,天主子民必須在生活中結出「愛的果實」。

你們要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

詠105你們要時常想望瞻仰上主的慈顏 。

福音:瑪十1-7 線上播放

【那時候,】
1  耶穌將他的十二門徒叫來,授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可以驅逐邪魔,醫治各種病症,各種疾苦。
2  這是十二宗徒的名字:第一個是稱為伯多祿的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
3  斐理伯和巴爾多祿茂,多默和稅吏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和達陡,
4  熱誠者西滿和負賣耶穌的猶達斯依斯加畧。
5  耶穌派遣這十二人,囑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黎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
6  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裡去。
7  你們在路上應宣講說:天國臨近了。」

釋義

《瑪竇福音》的作者並不是按著順序報導耶穌的言語和行動,而是努力的嘗試把這一切系統化表達出來。第一篇大演講是「山中聖訓」(瑪五~七),第二篇處理的是門徒團體(瑪十),整篇內容是針對宗徒而說的。藉著派遣,門徒們成為了福傳者。耶穌給予那「十二人」祂自己說話和行動的權柄。耶穌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他們手上,把祂的話和祂自己都交給了人們。同時,耶穌一直和祂所派遣的人們同在。

這個派遣首先被限制在以色列的範圍內,業已臨近的天主的國首先是賞給古老的天主子民的,不僅僅在時間的幅度上如此,而且也是天主所決定的救援秩序。然而事實上,在耶穌生活在世的年代中除了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區別外,也出現了另一種區別:相信者和不信者!

~~~~~~~~~~~~

聖詠105:2-3,4-5,6-7主向先民顯的奇蹟
02. 請眾歌頌上主,詠贊他,傳述他的奇工妙化。
03. 請你們以他的聖名為光榮,願尋求上主的人,樂滿心中!
04. 請眾尋求上主和他的德能,要時常不斷追求他的儀容。
05. 請你們記念他所行的奇跡,他的異事和他口中的判詞。
06. 天主的僕人亞巴郎的後裔,上主揀選的雅各伯的兒子!
07. 他是上主,是我們的天主,他的統治遍及普世各處。

65007

~~~~~~~~~~~~

7月8日聖人 聖艾士波和卓婭(St. Hesperus and Zoa)殉道 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2800560110166748

艾士波與卓婭原是卡達魯斯豪富家奴隸,卡達魯斯是哈達利亞地區哈達利亞王領地的居民。哈達利亞是小亞細亞(土耳其)帕非利亞的一個城市,他們生來都是教友,但疏於教友的本分,不過對於他們的兩個兒子齊利亞古斯和代奧都路斯卻很操心,讓他們善盡教友本分,度聖德的生活,而被捕入獄,慘遭苦刑。

他們倆勇敢保持信仰,拒不接受敬拜邪神的命令。奴隸主在他們眼前對他們的兒子行刑,企圖使他們心疼兒子而回心轉意,背棄信仰,然而他們堅定不移,沒有背棄耶穌基督。

為此奴隸主很生氣,把他們扔進火窯,活活燒死。時在一三五年。

茹斯定主教在君士坦丁修建了一座聖堂,以敬禮聖卓婭並安置了她的遺骸。但他們兩位遺體的一部分也出現在克列門朝,那裡的信友也很敬重他們。

噢,在一個真正的教友家庭的花叢裡,將會生出甚麼樣的幸福啊!這需要父親母親充分的大量關心。父母對子女是一面鏡子,子女們天天看著這面鏡子。假如你能說:「我是這個使天主和世人都喜歡的孩子的爸爸和媽媽。」那將是你們多麼大的安慰啊!

聖普高波(St. Procopius)殉道

戴克里先皇帝瘋狂迫害天主教,教友遇難致命者不計其數。在巴勒斯坦的第一位殉道烈士是普高波。

聖普高波自幼熱心敬主,修務聖德。他勤操苦行,常守嚴齋,吃的是清水麵包,每隔兩三天才進食一次。有時整個星期守齋不進食。他的身體瘦得像骷髏一般,但是靈魂越是多磨練越是堅強。

普高波日夜默想祈禱,不感疲倦。他待人和藹,謙卑自抑,常以善表善言,薰陶眾人。

普氏在耶路撒冷出生,在白森教會服務,擔任讀經員、講經員和驅魔員之職。

三O三年,普高波和幾個同伴到凱撒利亞,一進城就被警吏逮捕,法官命他背教向邪神獻祭,普氏嚴詞拒絕。法官又命他向皇帝獻祭,普氏仍堅拒不從,被判處死刑,七月七日斬首致命。

聖女威波加(St. Withburga)

聖女威波加是東英格林的公主,棄俗修道,勤操苦行。父王去世,聖女在德列亨招集一批熱心女子共同修道。她也在那裡建造了一座修院。

威波加於七四三年三月十七日去世。五十年後,棺柩發掘出土,遺體尚未腐爛。九七四年,愛利修院院長將聖女和她三個姐姐的屍體合葬一處。其時,聖女的遺體尚完整不腐,四肢均能靈活轉動。

106529706_2800560080166751_9130649995901967268_o

~~~~~~~~~~~~

7.8(三)被召喚 瑪麗亞方濟傳教修女會七位修女殉道 瑪竇福音十1-7

那時候,耶穌將衪的十二門徒叫來,授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可以驅逐邪魔,醫治各種病症,各種疾苦。這是十二宗徒的名字:第一個是稱為伯多祿的西滿,和他的兄弟安德肋,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斐理伯和巴爾多祿茂,多默和稅吏瑪竇,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和達陡,熱誠者西滿和負賣耶穌的猶達斯.依斯加略。

耶穌派遣這十二人,囑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黎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群那裏去。

你們在路上應宣講說:『天國臨近了。』」

——————————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聽到耶穌召叫祂十二位門徒,並賜給他們權柄,可以驅魔和治病。看了這個福音,你有什麼感觸呢?也許你認為耶穌召叫門徒就是兩千年前的事,和自己沒有關係。而且我們怎能和門徒階級的人相提並論呢?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就如耶穌在那個時代按名字召叫了門徒們,今天祂同樣也要按名字召叫我們。為什麼呢?

因為祂需要我們!因為我們身邊有許多人需要耶穌!

環視周圍,你有看到被附魔、需要醫治的人嗎?這時代被附魔、生病的人可能是被壓力、惡習、各種癮癖、或心靈憂慮的人。很多事情靠科學、靠人的能力無法解決。他們需要的是信德,是認識一個愛他們的天主。然而,誰能夠把耶穌的救恩帶給他們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能看到他們的需要,能因為他人的痛苦而心疼時,這已經是耶穌在召喚,邀請你加入祂門徒的行列了。

也許,我們會猶豫,覺得自己哪來的能力去幫助別人?當感到軟弱時,讓我們把這些人的名字寫下,並在祈禱中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讓耶穌親自告訴我們該如何做。十二門徒回應耶穌的時候,多半不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很行、很有能力幫助他人。他們只是不斷從耶穌那裡得著力量去完成他們的使命。

那你願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耶穌,幫助祂把天國帶到許多人生命中嗎?


(品嚐聖言)

默想耶穌是多麼的需要你也信賴你,在召喚你去愛祂的人民。

(活出聖言)

把別人的需要帶到祈禱,讓耶穌告訴你如何行動,具體的幫助他人。

(全心祈禱)

主耶穌,讓我意識到祢對我的召喚,並讓我慷慨回應祢。阿們。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7月8日   負傷的治療者 
無人得免受傷。我們都是受傷的人,身體上、情感上、心理上或屬靈上。主要的問題不在“如何隱藏傷口?”讓自己不難堪,而是“我們的傷口如何為別人所用?”當傷口不再是羞恥的源頭,而變成醫治的源頭,我們就成了負傷的治療者。 
耶穌是負傷治療的主。因祂的傷痕我們得醫治。耶穌的受苦與死帶來喜樂與生命。祂的卑微帶來尊榮;祂被棄絕,卻因此建立了愛的群體。身為跟隨耶穌的人,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傷痕成為別人的醫治。~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傳書店 的頭像
    福傳書店

    福傳書店 Evangelization Shalom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