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十五週 加爾默羅聖母(十二世紀)(綠/白) 每日讀經 視頻 https://youtu.be/g39uH-dgmRw

上主我們在你正義的路上期待你,你的名號,是我們心靈的欲望。

讀經一:依二六7-9、12、16-19

7  義人的道路是正直的,你上主啊,削平了正直人的途徑。
8  的確,上主!我們在你正義的路上期待你!你的名號,你的記念,是我們心靈的欲望。
9  我們的心靈在夜間渴望你,我們的心神在清晨尋覓你,因為當你的決斷顯於大地時,世上的居民都要學習正義。 

12  上主!是你賜與了我們和平,因為凡我們所做的,都是你為我們成就的!

16  上主!我們在困難之中尋求了你,我們在壓迫之中呼求了你,因為那是你對我們的懲罰。
17  有如懷妊臨產的婦女,在苦痛中痙攣呻吟;同樣,上主!我們在你面前也是如此:
18  我們也像懷妊痙攣;然而所產的竟是風,沒有給大地帶來救恩,世界的居民也未因此而得生。
19  你的亡者將再生,他們的屍體將要起立;睡在塵埃中的人們都要甦醒歌詠,因為你的朝露是晶瑩的朝露,大地將拋出幽靈。

釋義

依二六7-19是一段信賴天主者的祈禱,內容和「苦難聖詠」相似。祈禱的開始,首先敘述了「義人」的情況(7-9),這些窮苦人只能期望天主保障他們的權利,焦急地等待天主在法庭上為他們伸張正義。第二段經文中(10-14)只有第12節被選入我們今日的讀經中,內容是祈求「和平」,祈禱者基於過去的經驗而能懷著信賴繼續祈求天主終將賞賜「和平」。在這個祈禱中我們看見,祈禱者對於敵人的咒罵,他們閉眼不看天主大能的手,而迫害天主的人民。但是,天主的子民必將從困境中站起(15-19),意思是:天主將拯救他們,甚至將他們從死者中復活(參閱:若十六20-22;則三七)。

在這段讀經的最後,已經顯示出對於復活的信仰。這個事實說明,這段經文產生在舊約時代的末期,而不是(第一)依撒意亞先知生活的時期。

詠 102 天主由高天之上垂顧人間。

我是良善心謙的

福音:瑪十一28-30  線上播放

就在那時侯,耶穌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釋義

今天的福音的關鍵圖象是「軛」。「軛」是一條架在牲口頭上以便拖拉載重沈重橫木,本是猶太農業社會中常見的家庭器具,也因此被引用為「隸屬」的象徵。經師和虔誠的猶太人都主張,人應歡喜地負起「法律(Torah)的軛」。

透過歷代經師與對於法律的解釋和演繹出各種規定,致使到了耶穌時代時,法律已成為苦不堪言重擔。「勞苦」和「負重擔的」的希臘原文,指的是在牲口身上載以過重的負荷,或木軛不合,使牠們的身體感到痛苦。

耶穌面對這樣的實況,首先邀請人來到他跟前,卸下「形式主義」的法律重擔,也就是他所說的:「我要使你們安息。」接著耶穌邀請人們背負起另一種「軛」,就是他的教訓-天國的新法律;但耶穌保證這「軛是柔和的」,「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而且耶穌自己先背起了這軛,因此他才能說:「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

~~~~~~~~~~~~

聖詠102:13-14,15,16-18,19-21 充軍者的哀禱
13. 上主,你永遠常在,你的名萬世常存。
14. 求你起來,願你寬赦熙雍,因憐憫她的時日已來臨,
15. 因你的眾僕愛惜她的石頭,他們也念念不忘她的廢墟。
16. 上主,萬民必敬畏你的聖名,普世列王必敬畏你的光榮,
17. 因為上主必定要重建熙雍,且要顯現於自己的光榮中。
18. 他必垂顧窮苦人的祈禱,且決不拒絕他們的哀號。
19. 應將此事寫出流傳給後世,叫新生的人民讚美上主,
20. 因上主由至高聖所俯視,由高天之上垂顧人間,
21. 為傾聽俘虜的哀嘆,為釋放待斃的囚犯。

~~~~~~~~~~~~

First Reading: Isaiah 26:7-9, 12, 16-19 https://youtu.be/I8kIVsGF8Ck

7. The path of the Upright One is honesty; you smooth the honest way of the upright.

8. Following the path of your judgements, Yahweh, we set our hopes in you, your name, your memory are all our soul desires.

9. At night my soul longs for you and my spirit within me seeks you out; for when your judgements appear on earth the inhabitants of the world learn what saving justice is.

12. Yahweh, you will grant us peace, having completed all our undertakings for us.

16. Yahweh, in distress they had recourse to you, they expended themselves in prayer, since your punishment was on them.

17. As a pregnant woman near her time of delivery writhes and cries out in her pangs, so have we been, Yahweh, in your eyes:

18. we have been pregnant, we have writhed, but we have given birth only to wind: we have not given salvation to the earth, no inhabitants for the world have been brought to birth.

19. Your dead will come back to life, your corpses will rise again. Wake up and sing, you dwellers in the dust, for your dew will be a radiant dew, but the earth will give birth to the shades.

 

Gospel: Matthew 11:28-30
28. 'Come to me, all you who labour and are overburdened,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29. Shoulder my yoke and learn from me, for I am gentle and humble in heart, and you will find rest for your souls.

30. Yes, my yoke is easy and my burden light.'

66189

~~~~~~~~~~~~

7月16日聖人 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巴斯德(St. Mary Magdalen Postel)童貞、仁慈之母天主教學校女修會創辦人 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2807920662764026

聖女瑪利亞瑪達肋納巴斯德生於一七五六年十一月廿八日,自幼熱心敬主,聖德出眾。當她在本篤女修會讀書的時候,立志獻身事主,發了終身守貞的誓願。十八歲時,完成學業,回故鄉創立了一所學校,招收女生。

五年後,政府禁止司鐸執行神職,聖堂被封閉。巴斯德在家裡布置了一間小聖堂,拉馬西神父常到這堂裡秘密舉行彌撒。這堂常有聖體供奉,後來因為風聲太緊,官方常來查緝,依照一般教難時期的特別通融辦法,聖體由巴斯德保管,她可以隨時帶往各地,送給臨終病人。

巴斯德長時期擔任這項秘密而危險的神聖工作。她的房屋,常有軍警來查訪。萬一被他們查出任何可疑之處,就有入獄喪命的危險,非有極大的勇氣和聖德,決不能執行這樣艱巨的工作。

教難平息。巴斯德開始公開傳教。她招收學童,從事教育訓練兒童,給兒童和成人講解要理,舉辦各項慈善事業。

塞堡城學校缺乏,失學的兒童很多。巴斯德自告奮勇,籌劃在該城創辦學校。她身無分文,有的只是一股為人服務的毅力。她去見塞堡的加巴神父,表示願意興辦學校,讓塞堡失學的兒童有受教育的機會,有認識天主的機會。她也願意興辦社會救濟事業,解決窮人的困難。為了實現這目標,她決定創設一座女修院。加巴神父很贊成巴斯德的計劃,租了一間房屋招收學童。有三位女子也願意獻身事主,與巴斯德合作。這間雛型的學校奉聖母為主保,取名「仁慈之母」。

一八O七年,巴斯德和其餘三位修女正式發聖願。

三年後,學生人數增至二百。學習科目除了一般學校科目外,還有實用的手工技術。此外,修會每年捐募大批款項,舉辦慈善救濟事業。

巴斯德待塞堡修院初具規模,就到別的地方創建分院,收容孤兒。她甘願作「耕耘」的工作,而不願分享「收穫」的豐果。

巴斯德到了華洛日,城裡已有三座修院,負責教育。巴斯德和她的同伴招收了一批孤兒,她們每天做手工,維持孤兒的生活。加巴神父怕巴斯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勸她放棄這計劃。巴斯德很有信心地答道:「天主既然把這些女孩子給我教養,他一定不會把他們棄置不顧。只要我一天活在世上,只要我一天有力氣工作,我決不會拋棄這女孩中的任何一個,我深信天主一定會幫助我的。」 巴斯德的毅力是驚人的。那時候,她已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婦,可是她每天工作,甚麼工作都做,從縫紉女工至種田耕耘,她樣樣都做。兩年後,有一個慈善家送了一所房屋給她,正式開辦學校。

巴斯德的教育事業逐漸發展,她六十歲那年,政府頒布法令,學校校長均須審查學歷資格,經過特別考試。巴斯德老當益壯,也去參加考試,成績及格,取得正式的校長資格。

女修會在沙物添設分院,招收了十位望會修女。其中有一位後來榮列真福品:福女波拉西達味靄。

一八三七年,修會改訂會規,採用教廷批准的天主教學校男修會的會規,會務欣欣向榮。

巴斯德於一八四六年七月十六日安逝,享壽九十歲。死後顯有神蹟甚多。一九二五年,這位為「天主教學校女修會」工作了四十一年的偉大女子,榮列聖品。

109513462_2872399522870070_6504941430804949511_o

~~~~~~~~~~~~

7.16(四)靠近祂、學祂 加美樂山聖母 瑪竇福音十一28-30

耶穌說:「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

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這樣你們必要找到你們靈魂的安息, 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
(釋經小幫手)

現在的人很會喊「累」,但身體上的累都不如心靈上的累,對嗎?什麼讓你的心靈疲憊呢?是人際關係不好?是自己覺得沒有被肯定嗎?是別人奪走了你的自主權嗎?要看別人的臉色讓你感覺到心靈的疲憊嗎?

身體累了要休息,心靈累了怎麼休息呢?主耶穌教導我們,心靈累了,要靠近祂、學習祂。

靠近耶穌難嗎?應該不難,啟發信德就可以了。但因為人總是有多種藉口,而且被更有吸引力的東西誘惑,所以靠近耶穌常是不得已才去找祂。眼睛一展開,你習慣看手機,還是看聖言?在一天內,我們心裡面會靠近耶穌嗎?還是心裡常轉向他人的臉色呢?若能養成「心靈靠近耶穌」的習慣,很多的擔憂、不愉快、憤怒等都會被祂的愛平息,我們也學習被祂安撫。

在我們裡面就有這一位能滋養我們心靈的好天主,那何必想跟別人討愛、求諒解呢?即便全世界都愛我,人心仍得不到滿足;因為我們的心是為耶穌而創造的,除祂以外,誰也滿足不了我,所以「安息」的另外一個意思是「滿足」。

然而,被耶穌「滿足」不只是消極地等待被裝滿而已,而是積極去「學祂」:學祂怎麼愛、學祂怎麼寬恕、學祂怎麼放手等。一開始,我們會覺得很累,因為還不習慣,自己也帶著很多的包袱,跟不上耶穌靈活的腳步。但每天練習「靠近祂」,我們也會靈活地去「學祂」,進入到心靈的安息。


(品嚐聖言)

你心靈累嗎?為何不靠在耶穌的肩膀上,吸收祂的溫柔的力量?

(活出聖言)

感受到心靈沒力氣時,心念一轉,注視著在你內的耶穌。

(全心祈禱)

主,感謝祢對我的關心。我渴望的不是無敵的心靈,是常被祢撫慰的心。

©2020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7月16日   被交付 
耶穌被交付給世界。祂蒙揀選、祝福,然後被破碎,交付世界。耶穌的生與死就是人的生與死。天主的愛子從太初被揀選,在十字架上破碎,以致祂一人的生命卻能倍增,成為世世代代、各地各方人的生命之糧。 
我們身為天主的心愛子女,要相信自己的渺小生命也被天主揀選、祝福、破碎、交付別人。我們也要成為世人的生命之糧。我們的破碎若置於天主的祝福之下,還是能世世代代結出果實。這就是眾聖徒的經歷:死了,卻仍舊活在後世人的心裡,這也能成為你我的經歷。~ 盧雲神父

============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傳書店 的頭像
    福傳書店

    福傳書店 Evangelization Shalom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