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https://youtu.be/uEV8EpIHm8g

讀經一(你去向我的百姓講預言吧!)

恭讀亞毛斯先知書 7:12-15

那時候,阿瑪責雅又向亞毛斯說:「先見者,你走吧!趕快到猶大國去,在那裡餬口,在那裡講預言。在貝特耳,不可再講預言,因為這裡是君王的聖所,王國的殿宇。」

亞毛斯回答阿瑪責雅,說:「我原來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弟子,我只是一個放羊、兼修剪野無花果的人。但是,當我正在趕羊時,上主提拔了我。上主對我說:你去向我的百姓以色列,講預言吧!」——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85:9-10, 11-12, 13-14

【答】:上主,求你向我們顯示你的寬仁;求你賜給我們你的救恩。(詠85:8)

領:我要聽天主上主說的話;他向自己的聖者和子民,及向全心皈依他的人,所說的話,確是和平綸音。他的救恩,必臨於敬畏他的人;他的光榮,必在我們的地上永存。【答】

領:仁愛和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與和平,必彼此相親。忠信從地下生出;正義由天上遠矚。【答】

領:上主也必賜下康樂幸福;我們的土地,必有收穫。正義在上主前面行走,救恩必緊隨上主的腳步。【答】

讀經二(天主在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 1:3-14

弟兄姊妹們: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讚美!他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祝福,祝福了我們,因為他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又由於愛,按照自己旨意的決定,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而歸於他,為頌揚他恩寵的光榮;這恩寵是他在自己的愛子內賜與我們的。

我們就是全憑天主豐厚的恩寵,在他的愛子內,藉他愛子的血,獲得了救贖,罪過的赦免。的確,天主豐厚地把這恩寵,傾注在我們身上,賜與我們各種智慧和明達,為使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是全照他在愛子內所定的計劃:就是依照他的措施,當時期一滿,就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於基督元首。

我們也是在基督內,才得作天主的產業,因為,我們是由那位按照自己旨意的計劃,成就萬事者,早預定了的,為使我們這些首先在默西亞內,懷著希望的人,頌揚他的光榮;在基督內,你們一聽到了真理的話,即你們得救的福音,便信從了,且在他內,受了恩許聖神的印證;這聖神,就是我們得嗣業的保證,為使天主所置為嗣業的子民,蒙受完全的救贖,為頌揚他的光榮。——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光照我們心靈的眼目,為叫我們認清:他的寵召有什麼希望。(弗1:17-18)

眾:亞肋路亞。

福音(耶穌開始派遣他們出去。)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6:7-13

那時候,耶穌召集那十二人,開始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出去,賜給他們制伏邪魔的權柄。

耶穌囑咐他們在路上,除了一根棍杖外,什麼也不要帶:不要帶食物,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在腰帶裡帶銅錢;卻要穿鞋,不要穿兩件內衣。

耶穌又對他們說:「你們無論在那裡,進入

那一家,就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裡。無論何處,不接待你們,或不聽從你們,你們就離開那裡,拍去你們腳上的塵土,作為反對他們的證據。」

那十二人就出去宣講,使人悔改,並驅逐了許多魔鬼,且給許多病人傅油,治好了他們。——上主的話。

 

反省

亞毛斯生活的時代,是以色列靈性非常腐敗的時期,當時有許多事情都不合天主的心意。人民只顧享受,雖然以色列人自認為天主的選民,卻藐視天主、遠離天主。

亞毛斯只是一個放羊、兼修剪野無花果的人,但天主揀選他,向他說話。就如同梅瑟在曠野的時候,也是一個放羊的人,然而他十分謙卑,坦承自己是個沒有口才,笨口結舌的人,但天主對他說話,將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偉大使命託付給他。天主正是尋找這樣謙卑的人,把重要的使命交給他,要他向以色列講預言,宣講懲罰的信息。

當阿瑪責雅叫亞毛斯回到南國糊口,不要再在以色列講預言時,亞毛斯的回應是堅定而明確的,他清楚知道是天主派遣他向以色列講預言。當先知願意為天主發聲時,必然受到假先知的毀謗。因為先知是要宣講天主的話,引導百姓在天主的心意中生活。相反,阿瑪責雅身為司祭,非但沒有忠實地將社會墮落和犯罪的景象告訴國王,反而誣告亞毛斯「煽動百姓背叛國王」,很明顯地是要置亞毛斯於死地。

亞毛斯強調不是他喜歡當先知,也不是為了金錢(糊口)才宣講,他原是個放羊、兼修剪野無花果的人,是天主揀選他做先知。這樣的表白非常重要,說明真正的先知不是靠學習得來,而是在天主的感召下,出來宣講天主的信息,而他所宣講的內容,是天主親自傳授給他的。換言之,亞毛斯並不會因為阿瑪責雅的說話而回到南國,因為他受召不是為了餬口,而是有天主的命令,他甘心接受天主的派遣。無論環境怎樣惡劣,人民的反對怎樣激烈,亞毛斯都絕不介意和顧忌,因為他蒙召的經驗是十分清楚而明實的。

實踐

天主沒有在先知中找人,卻在放羊、修剪野無花果的人中選拔了亞毛斯作先知,代表祂向以色列人說預言。在非常時期,不但需要先知,更需要符合天主心意的先知,而祂一直尋找這樣的人,我們願意成為下一個「亞毛斯」嗎?即使這條路滿佈危險、苦難,我們是否仍能勇敢無懼地宣講真理?面對大司祭、政治、宗教、經濟全方位的攻擊時,亞毛斯始終記得天主的揀選。我們也需要常常回到天主面前,重新看見天主對我們的召叫,並在天主內獲得力量,勇敢地宣講真道,為主作證。

 

7月9日是中華諸聖及真福 (殉道),國外華語彌撒在這一天慶祝 。今天新加坡和國外許多華人地區則舉行(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彌撒。台灣教會為牧靈的理由在今天慶祝中華諸聖及真福 (殉道)。

讀經一 恭讀智慧書 三: 1~9

聖詠 125:1~6 含淚播種的, 必含笑收割.

讀經二 恭讀聖伯鐸宗徒前書 四:12~19

福音前歡呼 阿肋路亞,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 因為他禁得起考驗, 必能得到生命的冠冕.

或者福音  耶穌最後的「公開談話」【福音:若十二20-33】 

那時候,
20在那些上來過節,崇拜天主的人中,有些希臘人。
21他們來到加里肋亞貝特賽達人斐理伯前,請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拜見耶穌。」
22斐理伯就去告訴安德肋,然後安德肋和斐理伯便來告訴耶穌。
23耶穌開口向他們說:「人子要受光榮的時辰到了。
24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
25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
26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那裏,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裏;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27現在我心神煩亂,我可說什麼呢?我說:父啊!救我脫離這時辰罷?但正是為此,我纔到了這時辰。
28父啊!光榮你的名罷!」當時有聲音來自天上:「我已光榮了我的名,我還要光榮。」
29在場聽見的群眾,便說:「這是打雷。」另有人說:「是天使同他說話。」 
30耶穌回答說:「這聲音不是為我而來,而是為你們。
31現在就是這世界應受審判的時候,現在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趕出去;
32至於我,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
33他說這話,是表明他要以怎樣的死而死。
34於是群眾回答他說:「我們從法律上知道:默西亞要存留到永遠;你怎麼說:人子必須被舉起呢?這個人子是誰?」 
35耶穌遂給他們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片刻。你們趁著還有光的時候,應該行走,免得黑暗籠罩了你們。那在黑暗中行走的,不知道往那裡去。
36幾時你們還有光,應當信從光,好成為光明之子。」耶穌講完了這些話,就躲開他們,隱藏去了。

釋意

受光榮的時辰

雖然故事的開始是希臘人求見耶穌,但他們之間並沒有談話。耶穌直接開始啟示祂的死亡,說明祂的死亡是為了使人得到不朽的生命,祂說:「人子受光榮的時辰到了。」耶穌的死亡就是受光榮,因為祂被舉揚而回到父的身邊,並因此成為人們生命的贈予者。

 麥子的比喻

由於這些語言太過抽象,因此耶穌透過「麥子」的比喻加以解釋。人人都了解,種子必須埋藏地底下一段時間,才能結出果實。耶穌的死亡是必要的,否則祂只是獨孤的自己一人,祂的死亡將召喚許多人進入生命。

 跟隨耶穌的意義

耶穌生命所體現的法律,對門徒們也是有效的。他們在現世應該輕看自己的性命,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每一個門徒都面臨這種抉擇,必須做出自己的決定。跟隨耶穌就是事奉耶穌,這種跟隨帶有一個更深的意義:跟隨耶穌就必然會進入祂的苦難命運,門徒既然分享「子」的命運,天父必因此光榮他們。

順從天父的旨意

然而,面對死亡人人都會懼怕,耶穌也因此感到心神煩亂。但是祂不認為該請求天父救祂脫離這個時辰,因為這個時辰一直在等待著祂,而祂目前正面臨這時辰。為了光榮天主的名,最恰當的祈求便是在服從中接受天父安排的時辰。若望福音一再強調父子的合一,父受光榮同時就是子受光榮,這段福音中「天上的聲音」便證實這一點。這個天上來的聲音表達耶穌的祈禱被天父所接納,耶穌的死亡是天父所安排的,因為父要藉此光榮子,就如同祂早已因子在世上的工程中光榮了祂一樣。

 「世界」受到審判

當時除了希臘人還有其他群眾在場,這些人誤解了這個奧秘。他們把天上來的聲音解釋為打雷聲,或理解為天使對耶穌說話,皆表現出他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而,這個聲音根本就是以他們為對象的!因此耶穌再次解釋其意義:現在就是末世審判的時辰了。審判是針對「下層」的區域,亦即死亡、黑暗、謊言的區域,就是若望福音所指的「世界」。審判要加在此世的首領 ─ 撒殫 ─ 之上,牠是凶手及說謊者,這個世界的統治者(若八44)。牠的權力都將被剝奪,人們因此能找到趨向光明的道路。

 人子被高舉

基督經由十字架而被高舉進入天主的王國。「高舉」和「光榮」是若望福音對「十字架」的詮釋,是二個根本的、相互補充的概念。被邪惡奴役的世界,如今藉著基督而得到釋放,祂願意吸引一切人跟隨祂。這個具有空間性向上吸引的圖像表達耶穌和得救之人的生命性的關連:祂首先把人吸引到十字架上(高舉),再超越十字架而進入天國(光榮)。

抉擇光明

群眾再一次提出的抗議和默西亞的觀念有關(35),由此看出這些群眾是猶太人。按他們祖傳信仰的認知,默西亞要在世上建立永遠的王國(則三七25;詠八九37)。福音作者所面對的猶太人團體,明顯地深受這個觀念所影響。福音所提出的「人子」基督論和他們傳統的想法相反,根據若望的看法,永遠的救援並不在這世上,這個世界有一個期限,也就是光(基督)還在的時候。經由信仰,人們能認識真道,而成為光明之子,誰得到這個光明,便不受黑暗不幸的危害。

耶穌的公開生活結束

福音最後提到耶穌離去,並把自己隱藏起來,這個提示一方面表示耶穌公開對群眾的教導結束,從今以後祂只私下教導屬於祂的人(參閱:若十三1);另一方面也顯示苦難與死亡已迫在眉睫。

綜合反省

這段經文給予我們多重的啟發:基督就是「麥子」,應該被殺害而產生數倍的果實;不信的猶太人殺害了祂,祂卻由死亡中復活而使更多的人信仰祂。

就倫理的教導而言,耶穌的命運就是門徒的命運,耶穌服從地接受祂的「時辰」,門徒也應該跟隨祂。

此外,今天的福音也幫助人們從錯誤的想像中釋放出來,了解默西亞並非只是一個現世的光榮君王,祂是真光,是我們救援的基礎,人們必須在信仰中把握光明,不要錯失接近光明的機會。

2021 Catholic Mass Daily Bible Reading https://youtu.be/KMSaBW6ejjc

Fifteen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 11 July 2021

First reading Amos 7:12-15

Amaziah, the priest of Bethel, said to Amos, ‘Go away, seer;’ get back to the land of Judah; earn your bread there, do your prophesying there. We want no more prophesying in Bethel; this is the royal sanctuary, the national temple.’ ‘I was no prophet, neither did I belong to any of the brotherhoods of prophets,’ Amos replied to Amaziah ‘I was a shepherd, and looked after sycamores: but it was the Lord who took me from herding the flock, and the Lord who said, “Go, prophesy to my people Israel.”’

Responsorial Psalm Psalm 84(85):9-14(Sun15)

Let us see, O Lord, your mercy, and give us your saving help. I will hear what the Lord God has to say, a voice that speaks of peace, peace for his people. His help is near for those who fear him and his glory will dwell in our land.

Let us see, O Lord, your mercy, and give us your saving help. Mercy and faithfulness have met; justice and peace have embraced. Faithfulness shall spring from the earth and justice look down from heaven.

Let us see, O Lord, your mercy, and give us your saving help. The Lord will make us prosper and our earth shall yield its fruit. Justice shall march before him and peace shall follow his steps.

Let us see, O Lord, your mercy, and give us your saving help.

Second reading Ephesians 1:3-14

Blessed be God the Father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who has blessed us with all the spiritual blessings of heaven in Christ. Before the world was made, he chose us, chose us in Christ, to be holy and spotless, and to live through love in his presence, determining that we should become his adopted sons, through Jesus Christ for his own kind purposes, to make us praise the glory of his grace, his free gift to us in the Beloved, in whom, through his blood, we gain our freedom, the forgiveness of our sins. Such is the richness of the grace which he has showered on us in all wisdom and insight. He has let us know the mystery of his purpose, the hidden plan he so kindly made in Christ from the beginning to act upon when the times had run their course to the end: that he would bring everything together under Christ, as head, everything in the heavens and everything on earth. And it is in him that we were claimed as God’s own, chosen from the beginning, under the predetermined plan of the one who guides all things as he decides by his own will; chosen to be, for his greater glory, the people who would put their hopes in Christ before he came. Now you too, in him, have heard the message of the truth and the good news of your salvation, and have believed it; and you too have been stamped with the seal of the Holy Spirit of the Promise, the pledge of our inheritance which brings freedom for those whom God has taken for his own, to make his glory praised.

Gospel Acclamation cf.Jn6:63,68

Alleluia, alleluia! Your words are spirit, Lord, and they are life; you have the message of eternal life. Alleluia!

Gospel Mark 6:7-13

Jesus made a tour round the villages, teaching. Then he summoned the Twelve and began to send them out in pairs giving them authority over the unclean spirits. And he instructed them to take nothing for the journey except a staff – no bread, no haversack, no coppers for their purses. They were to wear sandals but, he added, ‘Do not take a spare tunic.’ And he said to them, ‘If you enter a house anywhere, stay there until you leave the district. And if any place does not welcome you and people refuse to listen to you, as you walk away shake off the dust from under your feet as a sign to them.’ So they set off to preach repentance; and they cast out many devils, and anointed many sick people with oil and cured them.

Gospel of the Lord

~~~~~~~~~~~~

7月11日聖人 聖奧利花波倫格(St. Oliver Plunket)亞馬總主教殉道 https://www.facebook.com/BonfireWorld/posts/3106594649563291

備註:聖人封聖資料更新(真福奧利花波倫格在1975年10月12日封聖)

http://www.catholic.org/saints/saint.php?saint_id=372

奧利花波倫格生於一六二九年。他是愛爾蘭人,入都柏林修院。一六四五年,赴羅馬攻讀宗教法律。一六五四年領受神品,在羅馬傳信大學擔任教職、羅馬聖部顧問、愛爾蘭主教駐羅馬代表。

一六六九年,流亡法國的愛爾蘭亞馬總主教愛德蒙奧萊逝世,教宗格肋孟九世選派奧利花繼任。是年十一月奧利花祝聖為主教。四個月後,抵達都柏林履任。其時,愛爾蘭全境只有兩位主教。另有三位主教流亡國外,無法執行職務。前任總主教愛德蒙奧萊,雖然作了十二年的主教,只有兩年在愛爾蘭工作。愛爾蘭的教務,陷於半停頓狀態。奧利花履任後,三個月內,召集了一次全區教務會議,主持了兩次祝聖神父的典禮,給一萬教友行堅振聖事。

奧利花致力恢復教務,整頓神職人員和教友的紀律,設立耶穌會修院,執行脫利騰公會議各項決議,阻止異端勢力滲入教區。他的聖德獲得眾人的讚揚。

一六七三年,教難爆發,奧利花的處境日趨困難。一六七八年,當局下令將愛爾蘭全境的主教和司鐸驅逐出境。一六七九年十二月,奧利花被捕,都柏林法院一度開庭審訊,因證據不足,延期審理。奧利花移往倫敦監獄羈押。他在監獄裡日夜祈禱,一星期內有好幾天守大齋,他的態度,非常和氣,彬彬有禮。

奧利花在倫敦再度開庭受審,判處死刑。一六八一年七月一日執行絞刑。臨死前,奧利花聲明自己是清白無辜的,高聲念經,為國王和他的仇敵祈禱。

奧利花的屍體葬在郎布林修院,兩百年後,移葬唐雪修院。奧利花於一九二O年榮列真福品。

212346407_3853848694725143_3482491115347217841_n

聖趙榮司鐸及中華殉道諸聖節(中華主保) 120 Martyrs of China https://is.gd/ScGM52

默想:

台灣地區主教團將原是7月9日的中華殉道諸聖節,即「聖趙榮司鐸及同伴殉道慶日」,移到主日來慶祝。所謂「同伴殉道」,指的是其他的中華殉道聖人,因為趙榮神父是於1815年元月27日單獨死在獄中。

主教團於2000大禧年出版《中華殉道聖人傳》,第二章是介紹中華殉道聖人,第一位是吳國盛(1768-1814),第二位就是聖趙榮司鐸(1746-1815)。他原姓朱,35歲祝聖為司鐸時才改姓趙。他以獄卒身分聽到傳教士講道,深受感動,加之天資聰慧,徹悟聖道,信心堅定。晉鐸後,每到一處看望教友,必講三天道理:十誡、七罪宗、大赦、補贖、告解、聖體。講耶穌苦難特別感人,聽者人人流淚。以上是聖趙榮的簡介。

本文在此略加介紹主教團於2002年所公布的三篇彌撒讀經,即智三1-9,伯前四12-19,若十二24-26。

讀經一《智慧篇》的九節經句(3:1-9),可謂字字珠璣,把那些男女老少,主教、神父、修女、平信徒——包括小孩,從容就義,為信德捨命的的英勇氣概, 深刻地描繪出來;「義人的靈魂在天主手裡,死亡的痛苦不能傷害他們。在愚人看來,他們算是死了,他們的去世被認為是一種懲罰……其實,他們卻處於安寧中;在人看來,他們受了苦,其實,他們卻充滿永生的希望。」(1-4)「他們蒙眷顧時,必要閃爍發光,有如麥莖間往來飛馳的火花。他們要審判萬國,統治萬民,上主要永遠作他們的君王。」(7-8)

讀經二,伯前四12-19,為配合中華殉道聖人節,是很好的選讀,因為這封書信是伯鐸約在主曆64年寫給散居在小亞細亞北部的信友的。那時該地的基督徒不斷遭受教外人和猶太人的迫害,被逼放棄信德(二12,三14-16,四12-16),伯鐸寫這信,安慰他們,勸勉他們,困難無論如何重大,仍該善度真正的基督徒生活。(見思高聖經,伯多祿前書引言)這些話也是勸勉我們的:「你們不要因試探你們的烈火而驚異,好像遭遇了一件新奇的事;反而要喜歡,因為你們分攤了基督的苦難,好使你們在祂光榮顯現的時侯,也能歡喜踴躍。如果你們為了基督的名字受人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光榮的神,安息在你們身上。」(四12-14)「若是因為當基督徒而受苦,就不該引以為恥,反而要藉這名稱光榮天主。(16)

今天的福音,若十二24-26,雖只有三節經句,卻含意深遠,把我們的視線拉到天上,拉到耶穌所在的地方,「直到永生。誰若侍奉我,就當跟隨我;這樣,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侍奉我,我父一定尊重他。」(25d-26)若能略知其說話背景,有助於體驗若十二23-28這段耶穌的話的深意。若望福音分兩大部分,第12章結束了第一部分,即行奇蹟,和與各種人在許多情況下的交談,講道等。若十二章的特色,是耶穌進京後,有些希臘人(外邦人)來見斐理伯,向他說:「先生!我們願拜見耶穌。」今天所讀的這段福音,就是耶穌在門徒和一批外邦人面前說的大道理:「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24)「殉道者的血是教友的種子」成了定律。

基督信仰的一大特點,是其創立人,人而天主的耶穌基督,為引人信祂,信天父,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殉道了。宣揚耶穌的復活,和傳播祂的道和生命規範的十二位宗徒,也都為這新興的「由死入生」的永生之路犧牲性命而殉道了。伯鐸和保祿在羅馬殉道,羅馬教會300多年之久是殉道者的教會。到了20世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把韓國的一百多位殉道者,越南的一百多位殉道者,和中華一百二十位殉道者列入聖品,使得亞洲的天主教會也稱為殉道者的教會,我們該以此為榮。

反省與行動:

我對於中華殉道聖人認識多少?他們的事蹟,為我有什麼意義?

日常生活中,我是否因堅持信仰而受苦?我如何面對這痛苦?

我如何改善信仰生活,好讓更多人因著我的表樣,渴望認識並皈依天主?

禱文:

請為中華教會祈禱。中華殉道聖人堅持信仰,以生命為主作證。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每一位中華教會的子民,都能效法殉道者的榜樣,在各種挑戰和境遇中,英勇為主作證,吸引更多人踏上永生之路。

請為台灣的政局安定祈禱。監察委員是國家重要的監督者,人選的審查應秉公、審慎進行。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每一位政治人物,都能放下政黨和個人的私利,秉持民主法治的原則,承擔治理國事的重責大任。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日本解除集體自衛權禁令,影響亞洲局勢;伊拉克、敘利亞和烏克蘭的內戰仍未平息,以色列和巴肋斯坦衝突再起,都破壞了和平。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各國政府和人民能放下暴力和仇恨,彼此相愛,讓世界不再有殺戮和爭端,重享和平。

請為各地天災人禍的平息祈禱。費城民宅大火,新疆礦坑氣爆,危害許多人的生命;北京地鐵起火,浙江公交車縱火事故,波蘭小飛機失事,影響人民行的安全。祈求仁慈的上主恩賜各地天災人禍的災民,傷者早日康復,亡者進入安息;主管機關能重視交通及公共場所的安全。

201973394_1459961784366522_8271054997263963976_n

~~~~~~~~~~~~

7.11(日)壯烈的犧牲 中華殉道聖人節/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若望福音十二24-26
(聆聽聖言)
——————————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
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
誰若事奉我,就當跟隨我;如此,我在那裡,我的僕人也要在那裡;誰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

——————————
(釋經小幫手)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也説:「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的確,在很多國家,當基督徒因爲信仰被迫害甚至被殉道,當地的教會不但沒有落沒,反而更有活力、更清楚並堅持自己的身份。

今天台灣教會特別慶祝中華殉道聖人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0年正式宣聖一百二十位中華殉道聖人,其中87位是中國人,33位是外籍傳教士。他們殉道時年齡年齡最大79歲,最小的只有7歲。然而,就如二世紀的教父特土良説過:「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他們的犧牲讓信仰繼續在中華土地中扎根。這壯烈的犧牲不是為自己的光榮,而是為基督,在痛苦和困難中讓他們更深刻的體驗到信仰的真理。

也許我們會問,他們哪來的勇氣壯烈的犧牲?是他們對天主的深刻的愛給他們勇氣,讓他們不得不為信仰做見證。至於我們,很多時候太舒服的生活會吃掉我們的信仰,對信仰產生可有可無的態度。這時,耶穌會邀請我們為信仰做出小小的殉道。

比如説:面對不喜歡的人,爲了耶穌我們學會超越自己友善回應他;對不擅長的事,我們選擇為了耶穌去嘗試,等。這樣小小的殉道讓我們在每日生活中為基督作證,讓信仰的力量真實的在我們的生命中流動。


(品嚐聖言)

「一粒麥子死了會結出子粒。」默想你對死亡的害怕及新生命的渴望。

(活出聖言)

今天你會為了耶穌怎麼樣具體的走出自己,死於自己?

(全心祈禱)

主,感謝你賜給我們中華殉道聖人做我們信仰中的榜樣。讓我們也能超越自己,用具體行動為信仰作證。

©2021 台灣主言會版權所有。歡迎使用,但請表明文章來源.

~~~~~~~~~~~~

7月11日   施有時,受有時 
分辨何時要發揮注意力,何時要接受注意,是很重要的。我們通常只付出、付出、付出,不求任何回報。我們會認為這是寬巨集、甚或英勇的標誌。但是這無非是以驕傲逞的態度說:“我不需要別人説明,我只想付出。”當我們不斷的付出,卻不領受,很快就會油盡燈枯。只有細心注意自己在身體、情感、心理、屬靈上的需求,我們才能一直喜樂地付出。 
施有時,受有時。兩者要等量齊觀,才能活出健康的生命。~ 盧雲神父

============

讚美耶穌

 嗡 斯巴雅 嗡 巴威

 啊啦伊亞加布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福傳書店 的頭像
    福傳書店

    福傳書店 Evangelization Shalom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