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八日-諸聖嬰孩殉道 福音:瑪二13-18    線上播放

13  賢士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托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他殺掉。」
14  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
15  留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了我的兒子。」
16  那時,黑落德見自己受了賢士們的愚弄,就大發忿怒,依照他由賢士們所探得的時期,差人將白冷及其周圍境內所有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殺死,
17  於是應驗了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話:
18  「在辣瑪聽到了聲音,痛哭哀號不止;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不願受人的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

釋義

在嬰孩默西亞的搖籃邊,不僅有尊崇與朝拜,也有仇恨和迫害;並非人人都期望或歡迎「新誕生的猶太人的君王」。當黑落德王聽到這消息時,「就驚慌起來,全耶路撒冷也同他一起驚慌」(瑪二3)。猶太傳統也曾報導:法老王也因聽到梅瑟誕生的消息而驚慌不已。但是,這裡更遠超過梅瑟,這裡誕生的是拯救者,「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一21)。

這些被殺害的嬰孩的命運使人可以料想未來將發生的事:耶穌將被自己的民族拋棄。殘暴殺害嬰孩的事件並非不可能,因為這樣的行為符合大黑落德的特質,我們從其他資料來源知道,他的確暴虐無道,任意殺害異己。然而,這一段耶穌童年故事一定也受到其他傳統的影響,尤其是梅瑟的童年故事。福音作者都從舊約的背景來理解耶穌的身份、使命與命運。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月二七日-聖史若望宗徒 福音:若二十2-8    線上播放

2  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
3  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往墳墓那裡去了。
4  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裡。
5  他俯身看見了放著的殮布,卻沒有進去。
6  隨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
7  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
8  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

釋義

根據若二一20,「耶穌所愛的 … 門徒」就是在晚餐廳中,靠著耶穌的胸口問:「主,是誰將出賣你」的那位門徒。《若望福音》從來沒有提過這位門徒的名字,沒有說過他就是載伯德的兒子若望。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月二六日-聖斯德望殉道 福音:瑪十17-22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
17  「你們要提防世人,因為他們要把你們交給公議會,要在他們的會堂裡鞭打你們;
18  並且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帶到總督和君王前,對他們和外邦人作證。
19  當人把你們交出時,你們不要思慮:怎麼說,或說什麼,因為在那時刻,自會賜給你們應說什麼。
20  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而是你們父的聖神在你們內說話。
21  兄弟要將兄弟,父親要將兒子置於死地,兒女也要起來反對父母,要將他們害死。
22  你們為了我的名字,要為眾人所惱恨;惟獨堅持到底的,才可得救。」

釋義

在「山中聖訓」中,耶穌就已經告訴門徒,將會遭到迫害(瑪五10-12);瑪十17-22基本上講述一樣的內容,出現在耶穌派遣門徒外出福傳的脈絡中;相同的主題在「末世言論」中第三次出現(瑪二四9-14)。基督徒因此得到清楚的提醒,我們將從「世人」得到什麼對待。這裡的「世人」代表那些完全不願意認識天主道路的人,他們認為必須把整個「基督迷信」從世界上徹底除掉。他們將採用各種方法來達成這個目的:冷漠、嘲笑、毀謗、虐待,甚至血腥暴力。仇恨具有許多形式與可能性。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聖誕子夜彌撒:鼓起勇氣,接納不求回報的救主耶穌  https://www.vaticannews.va/zht/pope/news/2019-12/pope-francis-homily-vigil-christmas-mass-receive-grace-courage.html

教宗方濟各12月24日晚上9點半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耶穌聖誕節子夜彌撒。他在講道中期勉眾人勇於接納天主的恩寵,也就是降生成人的救世主。此外,教宗也勉勵我們懷著感恩之心,將自己化為禮物,主動服務奉獻。

(梵蒂岡新聞網)天主的恩寵已經出現;在這恩寵面前,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納天主愛的禮物,即紆尊就卑的救主耶穌。教宗方濟各12月24日晚上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聖誕節子夜彌撒時如此表示。在這台大禮彌撒中,教宗與在場信友首先聆聽了《聖誕宣報詞》,接著教宗為祭台前的耶穌聖嬰態像揭開蓋布,恭敬地親吻這尊態像。來自意大利、日本、委內瑞拉、肯尼亞、烏干達、菲律賓和伊拉克的12名兒童身穿傳統服飾,向耶穌聖嬰態像獻花。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彌撒講道全文:

「光輝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們身上。」(依九1)讀經一的這個預言在福音中實現了:事實上,當牧羊人在自己的地方守夜時,「上主的光耀環照著他們」(路二9)。大地黑夜之際,天空出現一道光芒。這道在黑暗中出現的光芒,意味著什麼呢?保祿宗徒向我們表示:「天主的恩寵已經出現。」天主救眾人的恩寵(鐸二11),今夜籠罩著普世。

那麼,這份恩寵是什麼呢?它是天主聖愛,這份愛能改變生命、更新歷史、驅散邪惡,注入和平與喜樂。今晚,天主的聖愛向我們顯示出來:祂就是耶穌。在耶穌身上,至高者化為幼小者,讓我們得以愛祂。在耶穌身上,天主化為聖嬰,讓我們能擁抱祂。但是,我們可以繼續自問,為什麼聖保祿將天主的降臨於世稱為「恩寵」呢?他是要告訴我們,這是白白賞賜的。雖然在這塵世,一切看似響應「付出必求回報」的邏輯,但是天主卻是不求回報地來到。祂的愛無法靠交易得來:我們沒有堪當領受聖愛的功勞,而且我們根本無以為報。

天主的恩寵已經出現。今晚我們理解到,雖然我們無力高攀,祂卻為我們化為弱小;雖然我們忙於自身事務,祂卻降臨在我們中間。聖誕節提醒我們,天主持續地愛每個人,包括最糟糕的人。祂今天對我、對你,對我們每個人說:「我愛你,而且我將永遠愛你。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天主愛你,並不是因為你想法正確、行為端正;祂愛你,僅此而已。祂的愛沒有條件,不取決於你。你或許思想錯誤,或許犯了各種過失,但是上主從不放棄愛你。我們往往以為,只有在我們循規蹈矩時,天主才是和善的,如果我們頑劣,天主就會嚴懲我們。事實並非如此。即使我們罪過累累,祂依然愛我們。祂的愛不會改變,祂絕非暴躁易怒;天主忠信又有耐心。這就是我們在聖誕節找到的禮物:我們驚喜地發現,上主是全然的無償給予和溫柔。祂的光耀並不迷惑我們,祂的臨在不叫我們恐懼。祂在赤貧中誕生,好能以祂豐沛的愛奪得我們。

天主的恩寵已經出現。恩寵是美妙的同義詞。今晚,在天主聖愛的美妙中,我們也重新發現自己的美好,因為我們蒙天主所愛。無論是好是壞,是健康是疾病,是快樂是悲傷,我們在祂眼中都是美好的:這並不因為我們的所做所為,而是為了我們的所是。我們具備不可抹滅、不可侵犯、不可抑制的美好,那是我們生命的核心。今天,天主提醒我們這一點,祂懷著愛取得我們的人性,使之成為祂的一部分,與這人性永遠「相結合」。

今夜對牧羊人宣報的「大喜訊」的確是「屬於全體子民」的。那些牧羊人當然不是聖人,在那些牧人當中也有我們的身影,帶有我們的脆弱和軟弱。天主召叫了他們,祂也同樣召叫我們,因為祂愛我們。而在人生的黑夜,祂也對我們說「不要害怕」,如同祂曾對牧羊人說的那樣(路二10)。鼓起勇氣,切莫失去信任,不要丟失希望,別認為去愛等於是浪費時間!今晚,愛戰勝了恐懼,新的希望已經出現,天主柔和的光芒戰勝了人類傲慢的黑暗。世人啊!天主愛你,並為你降生成人,你不再孤單!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這恩寵面前,該怎麼做呢?能做的唯有一件事:接納禮物。在尋找天主以前,我們要讓祂先來尋找我們。我們別從自身的能力出發,卻要以祂的恩寵為起點,因為祂、耶穌才是救主。讓我們注視耶穌聖嬰,接受祂的溫柔環抱。我們將不再找藉口來拒絕祂的愛:生活的扭曲、教會的失責、世界上的不順遂,都不再是藉口。這一切都將退居次要地位,因為在耶穌愚妄的愛、在溫柔又親切的愛面前,不再有任何藉口。值此聖誕節,關鍵在於:「我是否接受天主的愛?我是否信靠祂來救我的愛?」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誕節(天明彌撒)若1:1-18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與天主同在,聖言就是天主。聖言在起初就與天主同在。萬物是由祂而造成的,沒有祂,就沒有什麼能夠存在。凡被造的,在聖言內有生命,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不能勝過這光。有一個人,名叫若翰,是天主派遣來的。他來作見證,給那光作見證,使眾人藉著他而信。他不是那光,而是來為那光作見證。那光正在進入世界,這是普照眾人的真光。祂已經在世界上,世界是由祂而造成的,世界卻不認識祂。祂來到自己的地方,祂自己的人卻不接受祂。但凡接受祂的,祂賜他們權能,成為天主的兒女,因為他們信祂的名。他們不是由人的血統、或肉身的慾望、或隨人的意願而生的,他們是由天主所生的。

反省

若望福音序言中的「在起初已有聖言」也被翻譯成「太初有道」。究竟若望福音的「聖言」,道家的「道」及古希臘哲學的「邏各斯」之間有多少異同,那仍是聖經學者們研究和比較的問題。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古今中外的智者都將宇宙的起源指向那超越萬有,但又與萬有息息相關的存有。今天,若望福音啟示每一個基督徒「聖言成了血肉。」讓我們藉日常生活的人事物,默思這端奧蹟,並感謝聖三的大恩,讓我們在主內有天天重生的機會,度恩寵和真理的生活。聖誕快樂!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29412

~~~~~~~~~~~~

12月25日聖人 聖女亞納大西亞(St. Anastasia)殉道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392314970878530&id=100003001511256

聖女亞納大西亞出身羅馬貴族,信奉聖教,於戴克里先教難期內,照顧 被囚的教徒。丈夫是教外人,因為怕受到株連,於是不准她出外,參加是項工作。

其後,丈夫往波斯公幹,死在異鄉,亞納大西亞往亞基拉援助蒙難的教徒。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12月24日 路 1:67-79

那時,若翰的父親匝加利亞被聖神所充滿,這樣預言說:「讚美上主,以色列的天主!因為祂眷顧並救贖了祂的子民。在祂的僕人達味家中,為我們興起了勝利的救主。正如祂藉古老的聖者和先知的口所說:要解救我們脫離敵人,和仇恨我們者的手。祂向我們的祖先顯示仁慈,記念祂的神聖盟約,祂對我們父親亞巴郎所許的誓言: 要從敵人手中拯救我們,使我們擺脫恐懼,終生在祂面前,以聖善和正義來事奉祂。

而你,我的孩子,要被稱為至高者的先知,因你要走在上主的前面,預備祂的道路,使祂的子民認識救恩就是他們的罪將得寬赦。這來自我們天主的慈悲心腸,使旭日從高天照臨我們,照亮那活在黑暗和死亡陰影裡的人,引導我們的腳步,走上和平的道路。」

反省

在平安夜,全世界的基督徒歡欣慶祝救主誕生。這位天地的大君王「寒酸地」降生在白冷的馬槽中,而非金壁輝煌的宮殿內。不久後,祂和父母逃往埃及避難,而非在衛兵和侍女的簇擁下,享受皇子的待遇。然而,歷史的諷刺就在於擁有強大軍隊的羅馬帝國和大黑落德王朝早已不覆存在,而小耶穌無一兵一卒的「國度」卻永遠延續著。教宗方濟各曾警告那些將安全建立在發展核武的國家,他指出真正的安全只能建立在和平發展上。祈願和平君王小聖嬰引導我們走上平安的道路!我有經常為此祈禱嗎?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12月24日聖人 聖女寶勒(Bl. Paula Cerioli)柏加馬聖家女修會創辦人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389696017807092&id=100003001511256

一八一六年,福女寶勒生於柏加馬。兄弟姐妹共十六人,寶勒最年幼。她幼年時,入往見會修女學校讀書。於十九歲結婚出嫁,雖然丈夫性情暴戾,但寶勒逆來順受,修德立功。十九年後,丈夫去世,寶勒將遺產用以救濟孤兒和農家貧童。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12月23日 路 1:57-66

那時,依撒伯爾的孕期一滿,便生下一個兒子。鄰居親友聽說上主仁慈地為她作了大事,都來與她一同歡樂。到了第八天,他們為嬰兒舉行割禮,想給他取名匝加利亞,跟父親同名。可是他的母親說:「不!要叫他若翰!」

他們說:「你家族中沒有人叫這個名字的呀!」他們就打手勢,問他的父親想叫他什麼名字。匝加利亞要了一塊蠟板,在上面寫:「他的名字是若翰。」

大家都很驚訝,而他的口舌立刻開了,能說話讚美天主!於是,所有的鄰居滿懷對天主的敬畏,這件奇事傳遍了整個猶太山區。人聽見這事都記在心裡,說:「這孩子將會成為怎樣的人物呢?」的確,上主的手與他同在。

反省

匝加利亞因懷疑天使的預言,導致不能說話,直到給孩子取名日才恢復言語能力。中間九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必定有複雜的心路歷程,身心靈也受到這訊息的衝擊,態度有所轉變,但最終的結果是他對天主上智安排有更大的信賴與感恩。我們也常常發現,許多自我中心,害怕擔當責任的青年人,一旦為人父母,就會在各方面變得成熟。可見,子女幫助父母提升並更新生命,越來越肖似天父。今天,讓我們特別為自己的親子關係感恩和祈禱!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12月23日聖人 聖若望甘迪(St. John of Kanti)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388071734636187&id=100003001511256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臨期第四主日 瑪 1:18-24

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祂的母親瑪利亞已許配給若瑟,但在他們一同居住之前,瑪利亞因聖神而懷孕,並已顯示出來。她丈夫若瑟計劃悄悄地休了她,但因為他是個正義的人,決不願敗壞她的名聲。若瑟正在思慮這事的時候,上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對他說:「達味的子孫若瑟,不要害怕娶瑪利亞為你的妻子。因為她是因聖神而懷孕的,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這一切發生,是要應驗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看!童貞女將懷孕,要生一個兒子,人們要稱祂為厄瑪奴耳。」那名字的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

若瑟醒來,便照上主的天使所吩咐的做了,迎娶了他的妻子。他一直沒有和她同過房,她就生了一個兒子。若瑟給祂起名叫耶穌。

反省

瑪竇的族譜將「默西亞耶穌」根植於天主子民以色列的歷史之中。與瑪竇的族譜互相對照之下,路加的族譜回溯耶穌的起源,從達味王一直到人類的始祖亞當。這樣一來,路加的族譜強調耶穌是「啟示異邦的光明」,而瑪竇的族譜強調耶穌根植於猶太文化之中。在今天的福音中,天使向若瑟報喜訊,指名耶穌的身份是「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因此,我們也應該在中華文化中蘊育基督,誕生「中華基督」,意思是「天主與華人同在」。我對教會本地化的使命了解多少?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十二月二十二日主日讀經默想

今日是將臨期第四主日。福音中天主向若瑟宣告,在瑪利亞內受生的,是與人同在的救主,是人類熱切期待的默西亞。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臨期第三週 十二月二十一日 福音:路一39-45    線上播放

39  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
40  她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依撒伯爾請安。
41  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
42  大聲呼喊說:「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
43  吾主的母親駕臨我這裡,這是我那裡得來的呢?
44  看,你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
45  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

釋義

瑪利亞勇敢地答覆天主的邀請:「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然後,就立刻動身前去拜訪依撒伯爾,為了能夠提供她所需要的服務。兩個婦女都是特別蒙祝福的,以特別的方式被接納進入天主的救援計畫中。耶穌的前驅在母胎中感受到「主」的接近,因而在母腹中就充滿聖神(路一15),而能夠指出那一位在他之後而來的更偉大者。他的母親依撒伯爾領悟了這個記號,因而充滿喜樂與敬畏地問候她年輕的親戚。她以信仰者的身份見證了瑪利亞的奧蹟,並肯定了瑪利亞的信德。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rah Brightman - When a child is born

https://youtu.be/-X93q_C8A-c

Grégorian : When A Child Is Born 

"因為有一嬰孩為我們誕生了,有一個兒子賜給了我們;他肩上擔負著王權,他的名字要稱為神奇的謀士、強有力的天主、永遠之父、和平之王。

他的王權是偉大的,達味的御座和他王國的平安是無限的,他將以正義與公平對王國加以鞏固與保持,從今時直到永遠:萬軍上主的熱誠必要完成這事。

吾主發出了一句相反雅各伯的話,這話臨於以色列。"~ 依撒意亞9: 5~7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