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應之母,永援之母  ,請為我們祈禱~

永援聖母 (Our Lady of Perpetual Help)

"「永援聖母」是13世紀天主教東方禮拜占庭式的一幅木質聖像,最初供奉於地中海克里特島的一座教堂裡。不知何時這幅聖像竟然失竊了。直到1499年被人發現後,送往羅馬。根據可靠的傳說,聖母曾親自向人指示,將這幅聖像供奉於羅馬城中的聖堂,此外,以Our Lady of Perpetual Help(永援聖母)為名,也是聖母自己指定的。

這幅聖像抵達羅馬後,依照聖母的吩咐,被供奉在羅馬聖瑪竇堂內,此後的三百年間也顯了不少奇蹟。1795年拿破崙佔據羅馬時,聖瑪竇堂被毀,萬應聖母像再度失蹤,直到七十年後被人尋獲,1865年教宗碧岳九世將萬應聖母像托給贖主會照管,供奉在羅馬聖雅風聖堂中,並要求該會推動萬應聖母的敬禮。此後一百多年來,萬應聖母的敬禮逐漸擴及全球。

聖像中的小孩頭帶皇冠,身穿貴族服飾,祂頭上的光環以及身旁寫著的希臘文,顯示祂是耶穌基督。小耶穌一方面依附著祂的母親,另一方面卻瞧著一些令祂恐懼因而急忙跑到母親懷中的東西,祂的其中一隻涼鞋更因為跑的太快而差點脫下了。

在聖像中,聖母同樣穿上貴族服裝及頭帶皇冠。在她的左上方寫著的希臘文的意思是「天主之母」。她以關懷的眼神默默凝望著我們,好像是對我們說,我們也可以像耶穌一樣,奔向她處求援。聖像中聖母的手並沒有緊緊的握著基督的雙手,相反,她打開她的手,邀請我們也與基督一起把我們的手放進她手中。

在聖像中另外還有兩位天使:聖彌額爾總領天使(左邊)和聖加俾額爾總領天使(右邊)。聖彌額爾總領天使手執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士兵用盛滿醋的甕,一枝綁著海綿的蘆葦,以及刺透耶穌肋旁的長槍。另外,聖加俾額爾總領天使則拿著十字架和四根鐵釘。耶穌就是見到這些刑具被嚇怕而跑到聖母懷中的。

聖像背景顏色是金色,表示這個信息是永恆的,此外,金色亦是代表天堂。

這聖像的信息就是說,聖母既是在苦難中基督的安慰,她同樣亦是我們在困苦時候的安慰。這慈母給與她聖子愛和保護,我們也能像基督一樣,在困難憂苦的時候向她祈求,從而得到她的保護和安慰。"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18周星期二單數年(耶穌顯容節)

「 小德蘭福傳之友 」指導神師 曾慶導神父 讀經反省(2019.8.6) 耶穌的絶對性與獨特性

達七9-10,13-14;
伯後一16-19;
谷九2-10

上世紀初,有不少人要求基督宗教不要再宣揚基督信仰的獨特性,不要再說基督是神的獨特啟示,不要再說任何人是「選民」…...這種對基督宗教獨特性的反對聲浪在今天依舊可以聽到,甚至可以從一些基督徒那裡聽到!

反對的原因有幾個,其中之一是因著交通、通訊的發達,世界變成地球村,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的人往來接觸頻繁。另一個原因是不少有名無實的基督徒有排他性的驕傲和優越感,認為既然基督宗教擁有全部真理,其他宗教便沒有任何真理。

但今天,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其他宗教傳統也產生了不少聖賢。其實初期教父猶斯定、戴爾都良等,早在公元二、三世紀就肯定了其他宗教的正面價值,雖然它們也有很多有待煉淨的地方。

我們在說基督信仰的獨特性時,指的究竟是什麽?過去曾經有人以為新約的教導是全新的教導,耶穌說的是從來沒有人說過的道理,但事實並非如此。主耶穌說的一切,基本上舊約裡都曾說過;而舊約是猶太教的聖書。我們也知道釋迦牟尼、孔子、孟子等先賢在耶穌之前幾百年已經教導過類似的道理,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甚至真福八端的真理大概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類似的說法。

諸如此類的發現使不少人下結論說:任何宗教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是比較好的。但這看似很有包容精神的結論其實並不正確,對各宗教做過深入研究的人也不會這麽斷定。肯定各宗教有相似之處・並不表示它們沒有不同的地方,「有相同」不等於「沒有不同」。歸根究柢,生活上任何方面都是如此。舉例來說,治病的方法就大大不同,從過去的巫術到現代醫學;過去人們用木帆船漂洋過海,今天用巨輪或飛機從一洲到另一洲。有理智的人不會說他們的方法都是一樣的,雖然「意願」是相同的。屬靈的生活也不例外。雖然大家都「希望」能從此岸到彼岸,從現世到永生,但要得到天國的永生,只能依賴天國的主人——神,人是無法給人天國永恆幸福的。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8月5日 瑪 14:13-21

那時,耶穌聽到若翰被殺的消息,便悄悄地坐船離開那裡,來到一處偏僻的荒野。群眾聽到了,便從各城鎮步行著跟祂去了。所以,祂一上岸,便看見大批群眾。祂很憐憫他們,並治好了他們的病人。到了傍晚,門徒們前來對祂說:「我們在這荒野地方,天色已晚。打發群眾走吧,讓他們自己到附近的村莊自己買東西吃。」可是耶穌說:「他們不用去了,你們給他們一些東西吃吧。」他們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說:「拿過來給我。」然後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祂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舉目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交給門徒,由門徒再分給群眾。大家吃了,人人都飽了,然後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當時一起吃的,大約有五千個男人,還未計算婦女和小孩的數目。

反省

抱怨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一種祈禱,而我們該如何從中看到靈性的福音呢?在讀經一當中,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不斷抱怨梅瑟和天主讓他們吃苦。在福音中,瑪竇雖然沒有描述群眾和宗徒們抱怨,但不難想像餓肚子的人群中必定有人會發出怨言,而且耶穌要求門徒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他們也必定覺得耶穌強人所難而有微詞。事實上,抱怨表達出情感的挫折和不信,成為引領我們發現自己人性限度的障礙。懇求進一步讓交託的恩寵進入信仰深處。停止抱怨,安靜下來,就可以讓天主作主。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集禱經

上主,我們感謝你廣施仁慈,使我們能認識你是宇宙的創造者和掌管萬物的主宰;求你繼續扶助你的僕人,不斷更新我們、保守我們。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福音(耶穌望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他們再分給群眾。﹚恭讀聖瑪竇福音 14:13-21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正確地評價現世的財富 【福音:路十二13-21】
13人群中有一個人向耶穌說:「師傅,請吩咐我的兄弟與我分家罷!」14耶穌對他說:「人哪,誰立了我做你們的判官及分家人呢?」 15遂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16耶穌對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富人,他的田地出產豐富。 17他心裏想道:我可怎麼辦呢?因為我已沒有地方收藏我的物產。18他遂說: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裏收藏我的一切榖類及財物。 19以後,我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存有大量的財物,足夠多年之用,你休息罷!吃喝宴樂罷!20天主卻給他說: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 21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福音內容仍是一段耶穌在「旅程」中給予的教導,主題是有關如何正確地面對世上的財物。故事的開始報導有人因為和自家兄弟爭奪財產而來求助於耶穌,但對這人沒有更進一步的介紹,因此重點在於耶穌在這個情況之下所給的教導。祂講述一個比喻,說明人們一昧的追尋財富是至為愚蠢的事。

一個突發狀況

路加福音十二章一開始敘述成千累萬的群眾聚在耶穌跟前,而耶穌卻似乎只針對門徒發言,訓勉他們要「勇敢地承認信仰」(十二1-12);正當耶穌教導門徒們的時候,群眾中突然有一個人插嘴打斷耶穌的話,向祂提出一個問題。

專注於天父派遣的使命

他首先稱呼耶穌為「師傅」,並且祈求祂為他的案件做出判斷:「請吩咐我的兄弟和我分家吧。」這人對耶穌的稱呼以及他所提的問題顯示,他是按著猶太的風俗而把耶穌看為一位熟悉法律的老師(參閱:戶二七8-11)。耶穌嚴厲地拒絕這人的請求:「誰立了我做你們的判官及分家人呢?」(參閱:出二14)這話說明耶穌認為這人所提出的請求和天父派遣給祂的使命無關;另一方面,耶穌的回應也教導在場的門徒,宣揚福音的時候應該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不要捲入世俗的法律爭執之中。

財富並非永生的保證

這兩個兄弟有關家產的爭執,反應出他們對財物的貪婪,這原是猶太人對於當時的外邦人最大的指責之一。耶穌不僅責斥提出這樣要求的人,也同時清楚地警告在場的群眾「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耶穌強調豐富的資源和財產並非真實永遠生命的保證(參閱:路九25;十六13-26),因此警告人戒避貪婪;祂的教導與所提出的理由和當時人的觀念是相當不同的。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七週 星期六  黑落德差人斬了若翰的頭,他的門徒去告訴耶穌  福音:瑪十四1-12    線上播放

1  那時,分封侯黑落德聽到耶穌的名聲,
2  就對他的臣僕說:「這是洗者若翰,他由死者中復活了;為此,這些奇能纔在他身上運行。」
3  原來,黑落德為了他兄弟斐理伯的妻子黑落狄雅的原故,逮捕了若翰,把他囚在監裡,
4  因為若翰曾給他說:「你不可佔有這個女人!」
5  黑落德本有意殺他,但害怕群眾,因為他們都以若翰為先知。
6  到了黑落德的生日,黑落狄雅的女兒,在席間跳舞,中悅了黑落德;
7  為此,黑落德發誓許下,她無論求什麼,都要給她。
8  她受了她母親的唆使後,就說:「請就地把若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
9  王十分憂鬱,但為了誓言和同席的人,就下令給她。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七週 星期五  祂從哪裡得到這樣的智慧和奇能呢?祂不是那木匠的兒子嗎? 福音:瑪十三54-58    線上播放

54  【那時候】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裡教訓人,以致人們都驚訝說:「這人從那裡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
55  這人不是那木匠的兒子?他旳母親不是叫瑪利亞,他的弟兄不是叫雅各伯、若瑟、西滿和猶達嗎?
56  他的姊妹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那麼他的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
57  他們就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卻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家外,沒有不受尊敬的。」
58  他在那裡,因為他們不信,沒有多行奇能。

釋義

瑪竇在耶穌的比喻之後,緊接著報導了一連串的事件,這些事件越來越清楚地顯示耶穌的默西亞身份;同時相信者和不信者、理解和拒絕之間的分別,也越來越清晰。

耶穌在「自己的家鄉」遭到不友善的懷疑與拒絕。那裡的人都認識他和他的家庭,正是這情況使他們更難以正確地聆聽。他們質疑:「這人從那裡得了這樣的智慧和奇能?」其中所表達的含意是:他到底是誰?他自以為是誰,以致於這樣說話?難道他比我們更大嗎?

今日也有非常多知識份子提出相類似的問題。他們願意知道,他這樣說話行事的能力是哪來的?他到底是誰?針對這些問題,人們可以辛勤著書立論,但是卻難以達到信仰。懷有這樣態度的人將和納匝肋人一樣,因為耶穌和我們沒什麼不同而拒絕耶穌,他們將因為天主沒有按他們想像中的「天主的方式」出現,而拒絕天主。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17周星期四單數年「 小德蘭福傳之友 」
指導神師 曾慶導神父 讀經反省(2019.8.1)

在讀經一我們讀到天主在會幕裡跟祂的子民相遇,會幕是不可見的天主臨在於祂的子民的地方。約櫃放在會幕裡,約櫃裡面有梅瑟寫下的天主十誡的兩塊石板,天主十誡是天主給他的子民的禮物,要他們遵守而得福樂。會幕和約櫃象徵了天主親自的臨在。

在我們每一個教堂的聖體櫃裡,都有天主的臨在。但這個臨在不是象徵性的,而是確確實實的基督耶穌的天主性人性的臨在。雖然彌撒聖祭確實是,而且主要是,紀念主耶穌死而復活的聖事,紀念主耶穌為我們作奉獻犧牲的一個行動,但主耶穌在聖體櫃裡的恆久臨在也是確確實實的。

舊約的約櫃象徵了天主和以色列選民的盟約,新約的聖體聖事是天主跟祂的子民所定立的新約,這個新的盟約比舊的盟約更加完滿,意義更加深長。在新的盟約裡,不單是耶穌的天主性的臨在,而且是天主性和我們的人性在耶穌基督身上合而為一的臨在。讓我們多虔誠朝拜在聖體櫃裡的主耶穌,而更能在思言行上肖似耶穌,做一個義人。

在今天的福音裡,主耶穌又一次告誡我們要避惡行善,也就是說要遵守天主的十誡,因為遵守或不遵守天主的十誡的後果是不一樣的。如果耶穌的警告沒有實質的意義,做義人或做惡人沒有不同的後果,那耶穌就是一個最大的說謊者了!

~~~~~~~~~~~~

集禱經

天主,你在教會內,不斷興起新的聖德楷模,激發我們救靈的心火;求你幫助我們效法聖亞豐索主教的芳表,致力聖化人靈的工作,將來在天上也與他獲得同樣的賞報。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福音(人們從網中挑選好的放在魚筐內,把壞的都扔在外面。)恭讀聖瑪竇福音 13:47-53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天主公教會紀念耶穌會創立者 聖依納爵 7月31 瑪 13:44-46

那時,耶穌對門徒們說:「天國好比埋在田裡的寶藏;有人找到了,馬上又埋好,然後興高采烈地去變賣他所有的一切,買下那塊地。

天國又好比一個商人尋找上好的珍珠,一找到一顆價值連城的珍珠,就去變賣他所有的一切,買下那顆珍珠。」

反省

在福音中,耶穌教導我們做好的選擇。聖依納爵一生就是最好的見證,他放下貴族身份,放棄追求騎士頭銜和世俗的光榮,選擇跟隨耶穌君王,為天國獻身,為福音服務,直到生命結束。聖依納爵懂得放棄什麼和追求什麼,而他創立的耶穌會至今還在世界各地繼續他的神恩和使命,教人神操,分辨和選擇,奉獻全我,服務基督,去建立天國。我們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基督徒,經常面對各種價值觀和擁有許多選擇的機會,讓我們效法聖人做好的選擇,越顯主榮。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集禱經

天主,你為愈顯你聖名的光榮,在教會內揀選了聖依納爵;求你使我們今世藉他的幫助和榜樣,能努力奮鬥,將來在天上也能和他一起獲得永生的榮冠。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福音(他賣掉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恭讀聖瑪竇福音 13:44-46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P CIRCLE | Clear Wood, Nr Cley Hill, Warminster, Wiltshire Reported 28/07/2019 https://youtu.be/VmC_bfIl3z8

Via Crop Circles From Above

https://www.facebook.com/stonehengedronescapes/posts/320744948637613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rop Circle | Barton Stacey, Nr Andover, Hampshire | Reported 28th July 2019 4K https://youtu.be/kEwKmf2F2YA

Via Crop Circles From Above

https://www.facebook.com/cropcirclesfromabove/posts/2420897558234288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