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總主教在梵蒂岡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將於元月26日首次慶祝“天主聖言主日”的一些創舉。教宗方濟各將在這個機會上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聖祭。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邀請全球天主教徒加深對天主和祂的聖言的重視、熱愛及忠實的見證,因此欽定每年常年期第三主日為天主聖言日,今年將於元月26日首次舉行,將這特別的日子用於“頌揚、研讀和傳播天主聖言”。

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Salvatore Fisichella)總主教元月17日上午在新聞發布會上解釋聖言主日說,這是教宗方濟各託付給整個教會的一項創舉,讓“基督徒團體重視天主聖言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價值”。

菲西凱拉總主教表示,天主聖言主日為基督徒提供更新自己承諾的大好時機,幫助他們了解“從天主與祂子民持續對話而來的取之不盡的財富”。因此,為慶祝這個主日將舉辦一系列創新活動,“鼓勵基督徒成為傳播聖言的活躍工具”,沿著2008年天主聖言世界主教會議推動的許多牧靈活動的足跡前行,努力幫助信友增加對聖言的認識和傳播,省思和研讀《聖經》。

總主教提到那次世界主教會議在全世界推展的相關計劃,目的是為幫助信友學會使用《聖經》祈禱,並能以不同語言和方式閲讀聖言。他說,教宗欽定聖言主日,意在“回應來自天主子民的許多請求,如此聖言主日在整個教會内就能以共同的意向來慶祝”。

總主教強調,在接近猶太教徒與天主教徒對話日,以及基督徒合一祈禱週之際慶祝天主聖言主日,具有重大的大公運動價值。此外,聖言主日的徽標上是人們非常熟悉的聖經場景:門徒們朝厄瑪烏村莊行走。總主教指出,這徽標具有立即能讓人識別出的特色,為要理講授提供靈感,並幫助人明白舉行聖言主日的意義。

談到教宗方濟各將於聖言主日當天主持的感恩祭,菲西凱拉總主教強調,在禮儀開始時“將隆重展示在梵二大公會議整個會期中使用過的《讀經集》”。禮儀結束時,教宗將作出一項象徵的舉動,將《聖經》授予代表今日社會生活中“不同身份”的40個人,“從主教到外鄉人,從司鐸到要理教員,從奉獻生活者到警衛人員,從各洲的大使到各級教師,從窮人到記者,從憲兵到被判無期徒刑的囚犯”。

東正教會和福音派團體的代表也將從教宗手裡領受一本《聖經》。菲西凱拉總主教最後表示,教宗方濟各願意所有人都被託付於天主聖言。“他希望這個主日激勵每位基督徒不要把《聖經》只放在書架上,成為許多書中的一本,也許布滿灰塵,而要將《聖經》作為喚醒我們信德的工具”。

 

原文出處 https://www.vaticannews.va/zht/vatican-city/news/2020-01/sunday-word-god-fisichella-press-conference.html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宗方濟各在清晨彌撒中籲請信徒記得天主白白揀選的恩典。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月2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強調,成為基督徒、司鐸和主教是上主白白賜予的恩典,這恩典是不能購買的,也不是憑靠我們自己的“功績”所能賺取的。

教宗在彌撒中著重省思了當天的第一篇讀經(撒上十六1-13)。這篇經文記述上主派撒慕爾去給白冷的葉瑟的一個兒子傅油,選定他為君王。教宗說,傅油表示天主的揀選,即使在今天,在祝聖司鐸和主教時也會為他們傅油。我們基督徒在聖洗聖事中也領受傅油。天主告訴撒慕爾不要注意外表,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

教宗說,達味的哥哥們為保護以色列與培肋舍特人作戰,“他們有功績”,但是上主選定了“他們中最小的一個”,即牧放羊群的達味。上主讓撒慕爾給達味傅油,“從那天起,上主的神便降臨於達味”。

這件事發人省思,上主為何揀選一個普通男孩呢?為什麽在衆多兄弟中揀選了最小的那一個呢?這讓人看到“天主無償的揀選”。教宗表明,“上主白白的揀選我們,我們沒有付出任何代價而成為基督徒。成為司鐸和主教,我們司鐸、主教什麽都沒付,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不是嗎?有人希望在所謂的教會職涯中‘步步高升’,不斷攀爬,這不是基督徒。成為基督徒、成為受洗者、被祝聖為司鐸或主教都是無償的賜予。上主的恩典是無法購買的”。

教宗隨後提到領受聖神的傅油是無償的。對此,教宗勸勉信友們“必須守護這份恩典,別讓它遺失了。我們都因上主的揀選而領受傅油。我們要謙卑地守護這份恩典。天主最大的恩典是什麽呢?是聖神!當天主揀選我們時,祂賜予了我們聖神。這是全然的恩典,不靠我們的功績”。

最後,教宗籲請基督徒不要忘記天主的子民。他說,若我們基督徒忘卻天主的子民,甚至那些不是信徒的子民,若司鐸和主教忘記我們的羊群,認為我們比他人更重要,那麽我們就是拒絕天主的恩典。讓我們向聖神祈求知道如何忠信地守護這份白白賜予的恩典”。

原文出處:

https://www.vaticannews.va/zht/pope-francis/mass-casa-santa-marta/2020-01/pope-francis-mass-casa-santa-marta-gift-god.html

cq5dam.thumbnail.cropped.750.422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二週  星期三  在安息日許救命還是害命呢? 福音:谷三1-6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饒志成神父 https://youtu.be/gtR8XxETLK4

1  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枯乾了。
2  他們窺察耶穌是否在安息日治好那人,好去控告他。
3  耶穌對那有一隻手枯了的人說:「起來,站在中間!」
4  遂對他們說:「安息日許行善呢,或作惡呢?許救命呢,或害命呢?」他們一聲不響。
5  耶穌遂含怒環視他們,見他們的心硬而悲傷,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一伸,他的手就復了原。
6  法利塞人一出去,立刻便與黑落德黨人作陷害耶穌的商討,為除滅他。

釋義

安息日的神聖性和割損一樣,都是信仰虔誠的猶太人的標誌。法利塞人在這些方面表現出嚴格的態度,當然是基於對宗教的認真。耶穌卻一再地違反安息日的法律;然而,並不是為了比法律所要求的做得更少,而是為了更服從法律的觀點以及天主的旨意。安息日的法律,本來目的是為了成為自由和恩寵的記號。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二週 星期二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福音:谷二23-28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饒志成神父 https://youtu.be/kd5OU-gKa5c

23  有一次,正當安息日,耶穌從麥田裡路過,他的門徒在行路時掐食起麥穗來。
24  法利塞人向耶穌說:「你看!他們為什麼做安息日不許做的事?」
25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從未讀過:達味在急迫中和同他一起的人,在饑餓時所作的事嗎?
26  當厄貝雅塔爾作大司祭時,達味怎樣進了天主的殿,吃了除司祭外,誰也不許吃的供餅,並且還給了同他一起的人?」
27  耶穌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立的,並不是人為了安息日;
28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釋義

今天的福音之前,馬爾谷已經報導耶穌三次和法利塞人發生衝突:關於赦罪的問題(谷二5-12);關於和稅吏與罪人交結往來(13-17);關於守齋的問題(18-22)。在這個段落的最後,馬爾谷報導了關於安息日的雙重辯論談話(二23-28;三1-6)。整個情況演變的越來越尖銳。法利塞人感覺遭受到嚴重的威脅,因為耶穌的言行遠遠越過了對他們而言至為神聖的法律。經師們為了維護安息日的絕對性,定下許多規矩,如同圍籬般層層防備,其中也包含不可在安息日掐食麥穗。然而,耶穌卻質問安息日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樣的問題讓人極度不舒服。相對而言,按著文字守好法律簡單的多,而不斷反省法律的根本意義、並決定自己該擔負的責任卻是更為困難的。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週  聖法俾盎教宗及聖巴斯弟盎殉道(250年)(綠/紅)1月20日 星期一 臘月廿六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饒志成神父 https://youtu.be/vb-akORafws

撒上15:16-23

詠 50 行為正直的人必享見天主的救恩。

谷 2:18-22

有一天,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都在禁食,有些人就來問耶穌:「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的門徒都在禁食,為什麼祢的門徒不禁食呢?」耶穌回答說:「新郎還與客人在一起時,客人怎麼能禁食呢?只要新郎還跟他們在一起,他們就不能禁食。可是等到有一天,新郎從他們身邊被帶走時,他們就要禁食了。沒有人會用一塊新布縫補舊衣服的,因為新布補釘會縮水,扯裂舊衣服,使破綻更大。也沒有人把新酒倒入舊皮囊裡,因為酒會脹破皮囊,那麼酒和皮囊都糟蹋了。所以,新酒要裝在新皮囊裡!」

反省

耶穌沒有要求祂的門徒禁食,不是因為祂反對禁食,而是祂希望門徒們能正確地理解它的意義,才去實踐,避免淪為某些法利塞人和經師有的形式化和表面化的虛假虔敬(參閱瑪6:16)。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們,不但大多數已經不再為衣食憂煩,而且許多還得了「富貴病」。因此,禁食已成為他們減肥和養生的管道,而非提升靈性益處的方法。事實上,今天人們需要「禁」的,可能是對財富、榮譽、權力和享樂的貪婪,因為貪婪造成他人痛苦,並破壞大自然。這正是耶穌所說「新酒要裝在新皮囊裡」的意思!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二主日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 【福音:若一29-34】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饒志成神父 https://youtu.be/7kTwMlzRkuc

29那時候,若翰見耶穌向他走來,便說:「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30這位就是我論他曾說過:有一個人在我以後來,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原先我而有。
31連我也不曾認識他,但為使他顯示於以色列,為此,我來以水施洗。」
32若翰又作證說:「我看見聖神彷彿鴿子從天降下,停在他身上。
33我也不曾認識他,但那派遣我來以水施洗的,給我說:你看見聖神降下,停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以聖神施洗的人。
34我看見了,我便作證:他就是天主子。」

 

讀經二(願恩寵與平安,由我們的天主父和主耶穌基督,賜給你們。)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1-3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一週 星期六 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 福音:谷二13-17

每日讀經視頻 丁松筠神父 https://youtu.be/6p5zJLaT_EM

13  耶穌又出去,到了海邊,群眾都到他跟前,他便教訓他們。
14  當他前行時,看見阿耳斐的兒子肋未坐在稅關上,便向他說:「你跟隨我罷!」肋未就起來跟隨了耶穌。
15  當耶穌在肋未家中坐席的時候,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與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席,因為已有許多人跟隨了他。
16  法利塞黨的經師看見耶穌與罪人和稅吏一起吃飯,就對他的門徒說:「怎麼,他與罪人和稅吏一起吃喝?」
17  耶穌聽了,就對他們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

釋義

耶穌有赦罪的權柄。赦罪的意義是重建與天主以及與人共融的團體,正如同耶穌召叫罪人和稅吏走近祂,並和他們一起同桌共食。今天福音的核心訊息是:「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這個核心訊息連結昨天和今天的福音,並且連結了今天福音中的兩個故事:召叫肋未以及在肋未家中和稅吏與罪人一起用餐。這些故事和言語都答覆福音中的核心問題:到底耶穌是誰?他是醫生,祂來到世上為治癒病人,並召叫罪人。

~~~~~~~~~~~~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一週 星期五 1月17日 聖安當(葉書源)福音:瑪十九16-21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呂晶器神父 https://youtu.be/kjmwUeRdw4A

有一個人來到耶穌跟前,說:「老師!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呢?」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問我什麼是善的呢?只有天主是善的。如果你願意進入永生,就該遵守祂的誡命。」他對耶穌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應孝敬父母,應愛人如己。』」那青年對耶穌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什麼呢?」耶穌對他說:「你若願意成為完善的人,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積存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

釋義

瑪竇的這段敘述馬爾谷亦有記載(谷十17-21),但瑪竇稍做了修改。福音敘述:耶穌遇到了一位富有的年輕人,他雖謹守律法,幾乎無可挑剔,但卻無法接受更加成全的福音要求- 貧窮。福音後來描述,這位年輕人憂傷地離開了。

確實,這位年輕人已擁有世上的ㄧ切,卻仍發現沒有達到心靈真正的滿足,因此前來尋求耶穌的開導。可是,耶穌雖道出了他內心所獨缺的那一份,卻也攪亂了他內在虛假的平靜,因為他不願放棄原先所倚賴的其他九十九份,特別是財富。所以,他的選擇,只能讓他憂傷地離去。

耶穌告訴我們:為臻於完善,謹遵天主誡命並愛人如己固然重要,但為達完善,還須將內心的ㄧ切價值建構在「至善-天主」的身上。真正的成全是「跟隨耶穌」,這才是獲致永生的保證。財富確實難捨,但永生的賞報價值更高!

~~~~~~~~~~~~

福音(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2:1-12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一週 星期四 癩病離開了他,他就潔淨了 福音:谷一40-45

每日讀經視頻 台北聖家堂 呂晶器神父 https://youtu.be/ausysEAuRpU

40  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他說:「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
41  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
42  癩病立時脫離了他,他就潔淨了。
43  然後,耶穌嚴厲警告他,立即催他走,
44  並向他說:「當心!什麼也不可告訴人,但去叫司祭檢驗你,並為你的潔淨,奉獻梅瑟所規定的,給他們當作證據。」
45  但那人一出去,便開始極力宣揚,把這事傳揚開了,以致耶穌不能再公然進城,只好留在外邊荒野的地方;但人們卻從各處到他跟前來。

釋義

馬爾谷敘述一個癩病人得到治癒的故事,整個敘述符合奇蹟故事的文學類型:狀況描述、藉話語和行動帶來治癒、治癒的確認、群眾的反應。按當時人們的觀點,治癒癩病人幾乎就等同復活死人,只有天主的能力才能夠實現。這個癩病人相信並祈求:「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如同先知般受到激動(動了憐憫的心),而回應這個癩病人:伸出自己的手觸摸他,並說出具有治癒能力的話。雖然耶穌強烈要求這個被治癒的人保守秘密(43-44),他卻立刻成為一個福傳者。這個奇蹟在加里肋亞人前產生相當的轟動,但是,馬爾谷完全沒有提到,群眾們因此而產生了信仰。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瑪利亞華多達 (Maria Valtorta)  是意大利一位有聖德的婦人,出生於一八九七年,父親是一位軍官,而母親是一位教師。 二十三歲那年,在街上被一青年無故襲擊而受重傷,變成終生殘疾。不過,她仍然繼續參與公教青年會的傳教活動,至三十五歲那年,開始長期臥病在床。

她在神視中得到耶穌的口述,然後筆之於書。耶穌親自向她說:妳描述得越精確詳細,就越能吸引眾人愛我,歸向我。 她在四十六至五十歲那幾年,寫成了《我見我聞的福音》。她於一九六一年去世。

這是近代顯靈與神秘文學之鉅著,聖座前聖經學院院長Bea樞機、思高聖經學會創辦人雷永明神父、教友生活周刊 (2006.8.13 房志榮神父) 社論,均一致強力推薦本書。 我看此書,好像是看小說一樣的吸引我,雷永明神父說:這著作的內容,完全沒有違背福音,卻奇妙地補充了福音的不足; 不但使福音生活化,充滿活力,傳神得讓福音中的人物,包括神蹟及主的話更加生動活潑。使讀者身歷其境,親自接觸作者所描繪的人、事或物,參與門徒一起追隨耶穌的芳蹤。 譯者葛助民神父說:回顧二十多年前,我已拜讀過此書,在靈修方面受益之豐,蒙惠之厚,給我帶來莫大神益,使我的信仰根深蒂固。 1967年,即聖碧岳.庇特來(St Padre Pio)逝世前一年,愛麗沙.盧芝太太(Elisa Lucchi)問他,有否建議人們閱讀瑪利亞.華多達所寫的《我見我聞的福音》。 碧岳神父回答說:「我不僅建議,我還強烈要求人們閱讀。」

瑪利亞華多達於1940年代得了一連串的神視和耶穌基督的口述,把基督處於人間的33年的生平逐幕逐幕非常仔細地敘述出來, 描寫福音裡每一個人物和耶穌三年傳道中所有的教誨和每一個比喻的含義。並異常精微地透露耶穌苦難及其復活的事蹟。 其中關於聖母瑪利亞的生平,其誕生成長,與聖若瑟的婚姻,生育聖子耶穌基督,參與耶穌的苦難,以至聖母的蒙召升天等事蹟,也以傳記小說的體裁描敘出來。 書裡每逢敘述完畢一些事件後,往往加插耶穌或聖母對該事件的口述解釋。

【我見我聞的福音】是一套福音神視錄。栩栩如生的情節,能帶領讀者身歷其境,參與宗徒們一起追隨耶穌的芳蹤!書中描述耶穌在地上的生活。涵蓋的範圍包括:聖母瑪利亞的出生與成長→耶穌的誕生→童年生活→三年宣教→受難聖死→耶穌復活升天→聖神降臨→初期教會→聖母蒙召升天等,猶如電影般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作者華多達女仕,在1944~1947年間,耶穌親自啟示給她,讓她“看見” 福音全部的面貌。耶穌並且要求華多達詳細記錄所見所聞的福音,以供世人閱讀。直到目前為止,此套義大利原文十冊的福音神視錄,已被翻譯成二十多國語言。

而教會的一些標竿人物對此書的評價:

華多達當代教宗碧岳十二世,說:「要依照華多達著作的原貌出版…誰讀了,自會知悉。」

中文天主教聖經思高版的推手及主要翻譯功臣,“真福”雷永明神父,對華多達的著作也推崇備至,他說:「天主的手指在這裡!」→ http:// http://www.bardstown.com/~brchrys/Gablegra/Allegra1.htm

五傷聖碧奧神父曾對他輔導的教友 Elisa Lucchi 說 :「我並非建議,而是我命令妳,閱讀華多達的著作。」

羅西尼神父(Fr. Gabriel Roschini) 是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一位赫赫有名的教授,他本人撰寫過130本聖母學的書,卻謙虛地表示:把他所研讀過的統統加起來,也比不上華多達筆下所描寫的聖母那麼生動傳神!

作者:
義大利籍的Maria Valtorta,華多達女仕,在1943年4月23日至1947年4月28日期間,得蒙天主的啟示,記述了福音神視錄700多幕;耶穌的口頭教導約800次;來自聖母瑪利亞和華多達的守護天使的啟示亦佔300多篇,內容絲絲入扣,均呈現完整的畫面。

譯者:
葛助民神父,Fr. Germano Cozzolino,原籍義大利,來臺50載。為翻譯小組的負責人。葛神父最大的心願,就是將原文精確地譯成中文!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務求神學上沒有差錯,並期盼在信仰上造就廣大的華人。 ""

~~~~~~~~~~~~

在此書裡, 主耶穌親自闡明了〈天主經(主禱文)〉的奧秘

IMG_20191215_164349.jpg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