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p Circle - Chilton Candover - Hampshire Reported 26/5/2019 https://youtu.be/9mW5oXyRmxo

Via Crop Circles From Above

https://www.facebook.com/cropcirclesfromabove/posts/2370385339952177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 Crop Circle - Norridge Wood Nr Warminster - Reported 22/5/2019 https://youtu.be/2GimVEFZjOA

via Crop Circles From Above

https://www.facebook.com/cropcirclesfromabove/posts/2367242323599812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三週 星期二 祂起來責備風和浪,立刻就風平浪靜 福音:瑪八23-27  

23  【那時候】耶穌上了船,他的門徒跟隨著他。
24  忽然海裡起了大震盪,以致那船為浪所掩蓋,耶穌卻睡著了。
25  他們遂前來喚醒他說:「主!救命啊!我們要喪亡了。」
26  耶穌對他們說:「小信德的人啊!你們為什麼膽怯?」就起來叱責風和海,遂大為平靜。
27  那些人驚訝說:「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竟連風和海也聽從他!」

釋義

瑪竇把這段「平息風浪」的故事緊接在關於「跟隨祂」(18-22)的教導之後:耶穌「率先」登上了船,「門徒跟隨著他」。

耶穌稱他們為「小信德的人」。這個「稱呼」耶穌只用在祂的門徒身上,也就是那些相信祂的人,甚至是在重大危險中唯獨期待祂的救援的人。如果這是「小信德」,那麼什麼是比較大的信德?明顯的,那應該是指能夠驅除一切恐懼的信德,因為這樣的信德使整個人被天主充滿。

福音結尾的問題:「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這問題是群眾(那些人)提出的,而不是門徒。門徒們知道,祂是「主」。瑪竇區分「人們」和「門徒」,門徒是「小」信德的人,然而「人們」是指「沒有」信德的人。他們最多只是驚訝或提出疑問,但是沒有達到信仰。他們希望得到「證明」,但是對他們而言,奇蹟並非證明,因為奇蹟的意義從來就不是明確的。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三週 星期一 你跟隨我吧!福音:瑪八18-22  

18  【那時候】耶穌看見許多群眾圍著自己,就吩咐往對岸去。
19  有一位經師前來,對他說:「師傅,你不論往那裡去,我要跟隨你。」
20  耶穌給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21  門徒中有一個對他說:「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
22  耶穌對他說:「你跟隨我罷!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

釋義

大批群眾圍繞耶穌,其中兩人來到耶穌面前,一個是經師,另一個是門徒中的一個。他們稱呼耶穌為「師傅」或「主」,並且願意跟隨祂。他們是否知道,跟隨耶穌到底是什麼意思?沒有人事先知道,必須在跟隨的路上慢慢體驗並領悟其中的真正意義。人子一直走在路上,朝向「對岸」(18),門徒必須同樣為此而準備好自己。幾乎每個人都追求財產、家庭、可以安穩休息的溫暖巢窩;但是當天主的真理在人的生命中展開時,這一切都毫不重要。耶穌並不是禁慾主義者,為了放棄而要求人們放棄一切,而是為了天國的緣故。誰若願意加入祂的使命,必須成為完全自由的,願意供耶穌任意差遣的人。

補充 陳神父默思日記二O一九年七月一日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節日
伯多祿的信仰宣示和耶穌的回應 【福音:瑪十六13-19 】

13(那時候)耶穌來到了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14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 15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16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 17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18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 19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經文脈絡】

這個主日的節日福音選自瑪十六13-19。照瑪竇福音的結構而言,這段記載是福音第一部分的結尾。這段發生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地區的故事,就內容而言是福音的一個高峰,談論基督徒團體對耶穌這個人的認識,以及教會團體的建立和發展的基礎。

斐理伯的凱撒勒雅

「凱撒勒雅」意思是凱撒的城。大黑落德王的兒子斐理伯,為討好羅馬皇帝而在約旦河源頭,現今以色列國最北方的邊界,建造了一座城獻給皇帝,故取名為「凱撒勒雅」,一般人稱之為斐理伯的凱撒勒雅,以區別另一座位於地中海岸邊的凱撒勒雅城。

「人子」耶穌

耶穌和門徒們來到這個地區,向他們提出關於祂自己身份的問題:「人們說『人子』是誰?」「人子」是聖經中耶穌的名號之一,但祂在世上時,從未以第一人稱的 方式用這個名號來指稱自己。在這裡瑪竇把「人子」這個稱號直接用在耶穌身上,雖然仍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提出,但已是在復活信仰的影響下的用法。瑪竇的信仰 團體在閱讀此福音時,感到自己應該回答這個問題:「對他們而言,到底耶穌這個人是誰?」伯多祿的回答,便是代表他們的信仰。

一般猶太群眾對於「人子」的意見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六 福音:瑪八5-17 

5  【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來到他跟前,求他說:
6  「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裡,疼痛的很厲害。」
7  耶穌對他說:「我去治好他。」
8  百夫長答說:「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
9  因為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另一個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
10  耶穌聽了,非常詫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
11  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裡一起坐席;
12  本國的子民,反要被驅逐到外邊黑暗裡;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
13  耶穌遂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罷!」僕人就在那時刻痊癒了。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聖心節-丙年(聖神降臨後第二主日後星期五)
耶穌聖心節(丙年)福音:路十五3-7

那時候,耶穌給法利塞人和經師講了這個比喻說:「你們中間有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待找著了,就喜歡的把牠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來到家中,請他的友好及鄰人來,給他們說:你們與我同樂罷! 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我告訴你們:同樣,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

釋義

比喻的開始是對於當時情況的描述:「眾稅吏及罪人們都來接近耶穌,為聽他講道」(十五1),由於法利塞人和經師一向排斥和罪人有任何關係,因此也批評耶穌和罪人來往的態度(十五2)。在這個情況下耶穌必須為自己的態度和行動辯護,祂給法利塞人和經師們講了三個比喻,藉以說明和罪人結交往來是正確的。

面對法利塞人以及經師們的批評,耶穌的第一個回應是向他們講述了「亡羊」的比喻。耶穌首先描述一個情境,並由此而提出一個問題:「你們中間有那個人有一百隻羊,遺失了其中的一隻,而不把這九十九隻丟在荒野,去尋覓那遺失的一隻,直到找著呢?」

當時的猶太人大多以游牧為生,牧人在曠野裡牧放羊群,難免會有羊脫離羊群而迷失在曠野中,面臨生命的威脅,這時每一個牧人都會盡力尋找這迷失的羊,「直到找到為止」。牧人找到迷失的羊時,他的喜樂是如此的強大,以致於不僅把所尋回的羊「放在肩上」帶回來,並且必須邀請朋友和鄰人一起來分享:「你們與我同樂罷!因為我那隻遺失了的羊,又找到了。」

在此,路加強調「稅吏和罪人」開放自己,前來聆聽耶穌講道;而自以為虔誠的「法利塞人和經師們」卻批評耶穌。這兩種對立的態度是整部路加福音的基本關懷之一,路加多次敘述耶穌「和罪人與稅吏交往,與他們同席用餐」,正是表達出天主寬恕罪人的態度(參閱:路五27-32;七34)。

反省

路加福音所提到的兩種態度,我像那一種?我有輕視別人的傾向嗎?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二週 星期四 福音:瑪七21-29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
21  「不是凡向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天國;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天國。
22  到那一天有許多人要向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因你的名字說過預言,因你的名字驅過魔鬼,因你的名字行過許多奇跡嗎?
23  那時,我必要向他們聲明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罷!」
24  「所以,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
25  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因為基礎是建在磐石上。
26  凡聽了我這些話而不實行的,就好像一個愚昧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
27  雨淋,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就坍塌了,且坍塌的很慘。」
28  耶穌講完了這些話,群眾都驚奇他的教訓,
29  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的人,不像他們的經師。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年期第十二週 星期三 福音:瑪七15-20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

15  「你們要提防假先知!他們來到你們跟前,外披羊毛,內裡卻是兇殘的豺狼。
16  你們可憑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荊棘上豈能收到葡萄?或者蒺藜上豈能收到無花果?
17  這樣,凡是好樹都結好果子,而壞樹都結壞果子;
18  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
19  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必要砍倒,投入火中。
20  所以,你們可憑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

釋義

舊約就多次出現有關假先知的報導,亞毛斯和耶肋米亞曾經激烈地與假先知對抗。在基督徒團體中,類似的問題更是危險,這些假先知能夠更高明地假扮綿羊,看來像是溫馴、正直的基督徒,事實上卻是「兇殘的豺狼」。耶穌警告門徒們提防這樣的人,並給予一個分辨的方法:「憑他們的果實辨別他們」!樹木與其所結出的果實,也是聖經中常常出現的圖像。人生活的果實首先就是人自己,就是他自己所留下的生命的足跡。誰若在團體中混淆信仰或製造分裂,便顯示自己就是「豺狼」、「壞樹」、「假先知」。信仰團體成員應該成為真誠的基督徒,並小心提防假基督徒。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敬禮耶穌聖心暨聖母無玷聖心朝拜聖體活動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