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可以怎麼說明「聖母升天」所帶來的意義呢?

___________________
*正確觀念乃為堅定信仰之基石*

淺談聖母四端教義(4):聖母升天

1. 「升天」是源自猶太人的觀念,他們認為宇宙有三層:天堂,人間和陰府,當他們說某人圓滿得救時,就說這人升了天,所以,「升天」的意 思其 實就是說人完全被救贖了,進入了一個圓滿的境界,即所謂「新天新地」的境界。說「聖母升天」--聖母靈魂肉身升天,不是說她升了天空上 去,而是說她得到圓滿的救贖,她被天主提昇了,被救贖了。

2. 天主聖子降生救贖世人,相信祂的就成為基督徒。第一個基督徒是誰?就是聖母瑪利亞,她不但相信,還承行了天主的旨意做耶穌的母親,參與其中,這事便出現了。

3. 若將此事與亞巴郎/亞伯拉罕比較一下,就清楚看見聖母的信德更勝亞巴郎/亞伯拉罕。天主應許年老無子的亞巴郎/亞伯拉罕,其後裔多如繁星, 他信了(參閱創15:1-6),可是,這個信了上主的亞巴郎卻沒安靜地等待天降麟兒,他自行聽從妻子的建議去立妾生子(生下來的依市瑪耳 /以實瑪利卻 不是天主所恩許的孩子--參閱羅9:7-9),結果家嘈屋閉,徒惹事端(參閱創16)。但當天主派遣天使邀請聖母作救世主的母親時,她雖然不明白她怎能未與男人接近而有孕,卻只是順從天主,說:「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罷!」(參閱路1:30-38)--她沒像亞巴郎/亞伯拉罕那樣自作聰明,自行找方法生子哩!亞巴郎/亞伯拉罕相信天主的應許,天主尚且「以此算為他的正義」(創15:6,羅4:3),堪享「信德之父」的美譽(參閱羅 4:11-12,羅 9:7-9, 迦/加3:6-8),那麼,聖母又該如何呢?

4. 原祖父母一犯罪,天主便預許了救贖,那記載在第一部聖經裏、被稱為「原始福音」的創3:15記述天主對蛇說:「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 人,你的 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後來瑪利亞誕生聖子耶穌,祂救贖了世界,徹底打敗了古蛇魔鬼,教會視這句聖經中的「女人」為聖母的預像,她和魔鬼 永遠都 是仇敵;而在最後一部聖經默/啟12:1-6,那女人所生的、要以鐵杖牧放萬民的男孩子正是默西亞/彌賽亞(即主耶穌基督),因此這個女 人我們亦懂成 聖母,那有七頭十角(象徵滿有能力)、代表著魔鬼的火龍,雖然想害這個女人/聖母,卻無能為力,因為天主特別保護她。

5. 聖母在主耶穌降生之前,已是「充滿恩寵的」(參閱路1:26-28),她懷孕之後亦自覺「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的確,全能者 在她身上 行了 大事,正如依撒伯爾所說的:「在女人中她是蒙受祝福的」(參閱路1:39-56)。

6. 此外,聖母又是耶穌所讚許的「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人(參閱路8:21),天主邀請她作救世主的母親時,她就順從天主說:「願照你 的話成就於我罷!」(參閱路1:30-38)耶穌要求門徒背著十字架跟隨祂(參閱瑪/太16:24),聖母也跟隨耶穌到十字架下!在十架下她又一 次承行祂的旨意, 遵 從了耶穌的吩咐:「看,你的母親;看,你的兒子!」而照顧了教會(參閱若/約19:25-27)。實在,聖母早就教人這樣承行主旨了,在 加納/迦拿婚宴中,她就對僕人說:「祂無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若/約2:5)難怪聖母被視為最完美的基督徒了。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原來為亡者祈禱還有這些根據!!』

-------------------------------------------------------------

Q:「你們天主教為死者祈禱與向聖人祈禱的聖經根據只有馬加伯書而已,我又不信那是正典!不然,你可以提出新約也有向死人祈禱或為死人祈禱的經文嗎? 」

正確觀念乃為堅定信仰之基石

快答:可以的!至少有六段經文!

一、向聖人祈禱(亦即請他們轉求):富人與拉匝祿 (路16:19~31 )

耶穌報導富人請亞巴郎轉求兩件事:
1.減輕他在陰府(不好的部分)裡受的苦(路16:24)
2.派拉匝祿警告他的五個兄弟趕快悔改,以避免同樣的結局(路16:27-28)
(英王欽定版聖經 King James Version甚至用了「我向您祈求」(I pray thee)的字)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四週 聖高爾乃略教宗(253年) 聖西彼廉主教殉道(258年)(綠/白/紅) 每日讀經 https://youtu.be/xlgPt-eKEag

9月16日 星期三 七月廿九

詠 33上主選為產業的百姓真是有福。

現今存在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讀經一:格前十二31~十三13

31  【弟兄們】我現在把一條更高超的道路指給你們:

1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2  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
3  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我若捨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
4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四週 痛苦聖母(白)Our Lady of Sorrows

9月15日 星期二 七月廿八

今天紀念聖母一生所經歷的苦痛。正如教宗方濟各的教導:「默觀十字架下的痛苦聖母和十字架上的勝利者。」

痛苦聖母,又稱七苦聖母,是紀念聖母瑪利亞於人世間所受苦難的節日。

聖母七苦:
1.西默盎預言
2.埃及逃難
3.耶穌失蹤
4.母子在苦路相遇
5.耶穌被釘十字架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日聖言反省 9月14日 光榮十字聖架慶日 The Feast of the Exaltation of the Cross  每日讀經 https://youtu.be/ro5yidrlDbs

https://theology.catholic.org.tw/public/liyi/topics/liturgicalyear/ExaltationOfTheCross.html?fbclid=IwAR3aVstFVqdQfEunzn8-0jY5WDED5--oOGMCsQYqliWkUUfBDLdjscjAW3A
常年期第二十四週

被咬的人一看見銅蛇,必能生活

讀經一:戶二一4-9 (那些被蛇咬了的人,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4  【那時候,以色列子民在曠野,】已不耐煩,
5  抱怨天主和梅瑟說:「你們為什麼領我們由埃及上來死在曠野?這裡沒有糧食,又沒有水,我們對這輕淡的食物已感厭惡。」
6  上主遂打發火蛇到人民中來,咬死了許多以色列人。
7  人民於是來到梅瑟前說:「我們犯了罪,抱怨了上主和你;請你轉求上主,給我們趕走這些蛇。」梅瑟遂為人民轉求。
8  上主對梅瑟說:「你做一條火蛇,懸在木竿上;凡是被咬的,一瞻仰牠,必得生存。」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綠) 每日讀經 https://youtu.be/oKe06DIh-Ho

9月13日 星期日 七月廿六日

瑪18:21-35 (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

那時,伯多祿問耶穌說:「主!如果我的兄弟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幾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回答說:「我告訴你,不是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因此,天國好像一個國王跟他的僕人算帳。開始算的時候,一個欠一萬塔冷通的人被帶來了。因他無力償還,主人就下令把他和他的妻子兒女,連同他所有的東西都賣掉來還債。那僕人就跪下叩拜他,說:『給我一些時間吧!我會把一切還給你的。』主人動了憐憫心腸,把他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

那僕人出來,遇見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就抓住他,扼著他的喉嚨,說:『把你欠我的錢還給我!』他的同僕就跪下求他說:『給我一些時間吧!我會把一切還給你的。』他卻不肯,反而把那人關進監獄,直到還清了債。其他的同伴看見這事,都很氣憤,便向主人報告了所發生的一切。主人就把這僕人叫來,說:『你這個惡僕!因你求了我,我就免了你所有的債。難道你不應該憐憫你的同伴,像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主人非常生氣,把他送去受刑,直到還清所有的債。所以,如果你們每個人不是真心寬恕自己的兄弟,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反省

寬恕有兩個方面:一是「寬」,即寬大,指我們自己的心要寬大;二是「恕」,即饒恕,指對別人的過犯,要饒恕。假如我們的心不夠寬大,就無法饒恕別人。那如何讓心變得寬大?要寬大到什麼程度,才能饒恕別人呢?人自己很難讓心變得寬大,而基督徒倚靠的是天主。具體地說,是讓天主的心把我們的心融化、釋放和變寬,然後再以天主的心胸去饒恕別人。所以,天主的心胸,就是我們的心需要放寬的程度。然而正如福音所顯示:除非我們先經驗、承認和感謝天主對我們的寬大,我們自己無法懷有天主的心胸。

(「我靈讚頌主 iBreviarium」── 樂仁出版社供稿)

 

讀經一(你要寬恕你近人的過錯;這樣,當你祈求時,你的罪惡,也會得到赦免。)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三週 聖母瑪利亞聖名紀念(綠/白)

9月12日 星期六 七月廿五

我們人數雖多,仍然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同一個餅。

讀經一:格前十14-22

親愛的諸位:你們要逃避祟拜邪神的事。我想我是對明白人說話;你們自己審斷我所說的罷!我們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 餅,豈不是共結合於基督的身體嗎?因為餅只是一個,我們雖多,只是一個身體,因為我們眾人都共享這一個餅。你們且看按血統做以色列的,那些吃祭物的,不是 與祭壇有分子的人嗎?那麼,我說什麼呢?是說祭邪神的肉算得什麼嗎?或是說邪神算得什麼嗎?不是,我說的是:外教人所祭祀的,是祭祀邪魔,而不是祭祀真 神。我不願意你們與邪魔有分子。你們不能喝主的杯,又喝邪魔的杯;你們不能共享主的筵席,又共享邪魔的筵席。難道我們要惹主發怒嗎?莫非我們比他還強嗎?

釋義

先前,保祿已就格林多教會內弟兄姐妹間的冷漠、彼此缺乏愛德等行徑,予以勸誡。本日經文是保祿再就吃祭肉的問題向眾人說明:我們既與天主有分,就不該再與邪魔有所往來。

保祿已處理過吃祭肉的問題(格八),他的立場是:除了天主以外,沒有別的神。故所謂祭肉,僅是獻給虛無的肉,沒有食用上的問題;但為了避免軟弱的教友跌 倒,則寧可不食用祭肉。不過,今日保祿所論述的焦點,卻不在祭肉的本身,因為他們所身處的環境,在街市上能買到的肉,也多是祭肉。故保祿並未推翻自己先前 的主張,而只是就吃祭肉的行為給予警告,因為這行為與拜偶像無異。

首先,保祿以主的筵席為例,向眾人說明:因為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即使同食主的筵席的人為數眾多,也仍只是共享一個身體;眾人因共享這同一聖體、聖血而成 為一體,且一同與基督有份了。既然,分享了主的筵席,即與主有份,且與主成為一體;那麼,食祭肉的行為,不也如同共享邪魔的筵席,而與邪魔成為一體、與邪 魔有份了?

為此,保祿勸誡格林多教會的眾人,不要與邪魔有任何往來,否則就是甘犯主的義怒,因為天主是忌邪的的天主(參考出二十5;出三四14;蘇二四19);那既 與邪魔往來,又赴主筵的人,他們所領受的,就是天主的憤怒。這也是為何保祿一開始便開宗明義地說:「你們要遠避拜偶像之事。」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三週 聖董文學司鐸殉道(1840年)(綠/紅)

9月11日 星期五 七月廿四

對怎樣的人,我就成為怎樣的人,總要救一些人。

讀經一:格前九16-19 ,22-27

弟兄們:我若傳福音,原沒有什麼可誇耀的,因為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假使我自願作這事,便有報酬;若不自願,可是責任已委託給 我。這樣看來,我的報酬是什麼呢?就是傳佈福音時白白地去傳,不享用我在傳福音上所有的權利。我原是自由的,不屬於任何人;但我卻使自己成了眾人的奴僕, 為贏得更多的人。對軟弱的人,我就成為軟弱的,為贏得那軟弱的人;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為的是總要救些人。我所行的一切,都是為了福音,為能與人共沾 福音的恩許。

你們豈不知道在運動場上賽跑的,固然都跑,但只有一個得獎賞嗎?你們也應該這樣跑,好能得到獎賞。凡比武競賽的,在一切事上都有節制;他們只是為得到可朽 壞的花冠,而我們卻是為得到不朽壞的花冠。所以我總是這樣跑,不是如同無定向的;我這樣打拳,不是如同打空氣的;我痛擊我身,使它為奴,免得我給別人報 捷,自己反而落選。

釋義

在今天的讀經中,保祿說明自己必須傳佈福音的因由,並勸勉眾人,應如他一樣,努力在基督徒的道路上奔進;唯有不時地警惕自己,他與眾人也才能同時都獲得那永恆的冠冕。

首先,保祿解釋:他傳播福音沒有什麼可以誇耀的,因為這就是他宗徒的職份,而且福傳本身有其必要性;因此,他若不宣揚福音,便是有愧於職守,便是得罪委託 此事予他的天主。所以,無論保祿是否情願如此操勞,宣講的責任還是委託給他了。隨後保祿強調,他的宣講從不倚賴任何人,也不從屬於任何人;但為要替基督爭 取更多的靈魂,並成為眾人獲得救恩的工具,他甘願成為眾人之僕。總之,就是盡他一切的力量,去多救一些人的靈魂,使眾人都分沾福音的恩惠。

保祿強調,他所努力的一切,不是為要圖利自己,而全是為了福音,好使他與眾人都能與福音有份,這才是他所冀求的不朽光榮。隨後,他以眾人都必然知悉的賽跑 為例,說明在比賽中跑者雖眾,但能獲得花冠的,卻僅有一人。因此,保祿勸勉眾人應懷有選手的精神,努力地為獲取永恆的花冠而奔跑。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聖言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三週(綠)

9月10日 星期四 七月廿三

傷了你們弟兄柔軟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

讀經一:格前八1-7,11-13

弟兄們:至論祭邪神的肉,我們知道「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只會使人傲慢自大,愛德纔能立人。若有人自以為知道什麼,這是他還不知道他該怎樣知道。然而,誰若愛天主,這人纔為天主所認識。

至論吃祭邪神的肉,我們知道:世上並沒有什麼邪神;也知道:除了一個天主外,沒有什麼神。因為雖然有稱為神的,或在天上,或在地下,就如那許多「神」和許 多「主」,可是為我們只有一個天主,就是聖父,萬物都出於他,而我們也歸於他;也只有一個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藉他而有,我們也藉他而有。

不過這種知識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些人直到如今因拜慣了邪神,以為所吃的是祭邪神的肉,因為他們的良心軟弱,就受了玷污。

那麼,這軟弱的人,基督為他而死的弟兄,也就因了你的知識而喪亡!你們這樣得罪了弟兄們,傷了他們軟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為此,倘若食物使我的弟兄跌倒,我就永遠不吃肉,免得叫我的弟兄跌倒。

釋義(葉書源)

在結束婚姻與獨身的議題之後,保祿在今天的讀經中,將焦點轉向吃祭肉的議題。這本來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因為保祿先前已說過:「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六12)。然而,為避免有人濫用自由而傷及信德軟弱的弟兄,保祿便教導眾人,基督徒該如何在愛德與自由之間取捨。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的平順,來自於能和討厭的事共處;

之所以成功,都是以往討厭的事所教會的。

因為能專注處理討厭的事務;你才能獲得生命的自由。


撰文《 勇敢層級:用你喜歡的方式,活出你自己 》作者 紫嚴
http://bit.ly/2DWkiF0

118923334_2677842582453974_596532032012410640_o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Tao99/posts/2677827775788788


文章標籤

福傳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